• [  bài xiànɡ  ]
  • ㄅㄞˋ ㄒ一ㄤˋ
  • MT QKE

败象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败落的迹象。

引证解释

⒈  败落的迹象。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司閽随出询之,答曰:‘满面神色,灰中带黑,头项已相离约寸许,以我法论,当大辟,封产。败象已见,无可挽回矣。’”
茅盾 《子夜》十七:“在家庭中,他的威权又已处处露着败象,成了总崩溃!”

败象(bai xiang)同音词

  • 1、白相[bái xiānɡ ]

    1.方言。游玩;戏耍。

  • 2、白祥[bái xiánɡ ]

    1.白色灾异。旧时迷信认为罕见的白色禽兽等突然出现是不祥之兆。 2.白色的祥瑞。

  • 3、白鲞[bái xiǎnɡ ]

    1.亦作"白鮝"。 2.剖开晒干的黄鱼。

  • 4、白鮝[bái xiǎnɡ ]

    1.见"白鲞"。

  • 5、白象[bái xiànɡ ]

    1.白色的象。古代以为瑞物。 2.古代的一种杂戏。 3.复姓。古有白象先生。见汉应劭《风俗通.姓氏篇下》。

  • 6、百祥[bǎi xiánɡ ]

    1.各种吉利的事物。 2.众神。

  • 7、百响[bǎi xiǎnɡ ]

    1.方言。一百个爆竹编成的鞭炮。亦泛指鞭炮。

  • 8、柏乡[bǎi xiānɡ ]

    1.县名。在河北省南部。春秋晋鄗邑地,西汉置鄗县,又分置柏乡侯国。东汉合并鄗与柏乡为高邑。县北鄗城有光武庙,东汉光武帝即位于此。

  • 9、败像[bài xiànɡ ]

    1. 失败的征兆。

  • 10、拜相[bài xiānɡ ]

    1.被任命为宰相。

败象词语接龙

  • 1、1.指象脂。珍贵的食品。
  • 2、1.亦作"象版"。古时大臣朝见时手执的象牙手板,用以指画和记事。 2.象牙拍板。打击乐器。
  • 3、1.见"象板"。
  • 4、1.摹拟类比。
  • 5、1.以象牙为管的笔,或用作笔的美称。
  • 6、1.用象牙饰制的篦。
  • 7、1.用象牙制作的马勒。
  • 8、1.犹征象。
  • 9、1.陪葬用的假车假马。
  • 10、1.用象拉的车。 2.古人谓太平盛世,山林中产生一种圆曲之木,可以制车,以为瑞应之物。
  • 11、1.象牙尺。
  • 12、齿1.象牙。
  • 13、1.象牙制的筹。
  • 14、1.《周易》大传(即《十翼》)中的上下两篇,共450条。其中解释64卦卦名卦义的有64条,称为"大象";解释386爻爻辞的有386条,称为"小象"。解释卦名﹑卦义的都以卦象为根据,解释爻辞的也多以爻象(包括爻位)为根据,因此题其篇曰"象"。也称象辞。
  • 15、1.亦作"象床"。 2.象牙装饰的床。
  • 16、1.《周易》解释卦象与爻象之辞。
  • 17、1.象的胆。 2.芦荟的别名。
  • 18、1.表达对道的认识。
  • 19、1.谓象征德行。 2.谓以君主的德行为榜样。 3.佛教语。指佛祖之德。
  • 20、1.迹象,征兆。
  • 21、1.谓列象骑为战阵。
  • 22、①以具体的事物体现某种特殊意义:红色象征革命。 ②用以体现某种特殊意义的事物:鸽子是和平的象征。
  • 23、1.佛教语。象法﹑正法的合称。
  • 24、1.绘制的物象。指图画。 2.指象形文字。

败象的相关查询

败象的意思解释、败象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