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uó shì  ]
  • ㄍㄨㄛˊ ㄕˋ
  • L RVYE

国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一个国家发展的总态势;国力。

国势衰微。

national power; national situation at a given moment;

引证解释

⒈  国家的自然地理形势。

《管子·山至数》:“桓公 问 管子 曰:‘请问国势。’ 管子 对曰:‘有山处之国,有汜下多水之国,有山地分之国,有水泆之国,有漏壤之国。此国之五势,人君之所忧也。’”

⒉  国家的权力或政治形势。

《后汉书·天文志中》:“是时, 安帝 未临朝, 邓太后 摄政, 邓騭 为车骑将军,弟 弘、悝、閶 皆以校尉封侯,秉国势。”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天聪四门闢,国势九鼎定。”

国语辞典

⒈  国家的实力或形势。

宋·胡铨〈上高宗封事〉:「国势陵夷,不可复振。」

国势(guo shi)同音词

  • 1、果实[ɡuǒ shí ]

    ①植物体的一部分,花受精后,子房逐渐长大,成为果实。有些果实可供食用。 ②比喻经过斗争或劳动得到的胜利品或收获:劳动~。

  • 2、果食[ɡuǒ shí ]

    1.以油面糖蜜等制成的食品。

  • 3、果是[ɡuǒ shì ]

    1.果真是,果然是。

  • 4、国师[ɡuó shī ]

    1.国家的军队。 2.王莽设置的职官。 3.太师的别称。 4.一国的师表。 5.指国子祭酒。 6.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始于北齐法常。 7.元﹑明﹑清亦用以敕封藏传佛教地区(西藏﹑内蒙等)的上层僧侣。

  • 5、国式[ɡuó shì ]

    1.国家制定的法则。

  • 6、国事[ɡuó shì ]

    国家大事。

  • 7、国是[ɡuó shì ]

    〈书〉国家大计:共商~。

  • 8、过式[ɡuò shì ]

    1.谓前往吊谒。

  • 9、过事[ɡuò shì ]

    1.过错;错事。 2.谓事情办完。 3.过分地做某种活动。 4.方言。办婚事。 5.过问。

  • 10、过适[ɡuò shì ]

    1.见"过谪"。

国势词语接龙

  • 1、1.样子;姿势。
  • 2、1.有权势,居要职。亦指有权有势的人。 2.大势和关键。
  • 3、耀1.犹势望。
  • 4、1.犹权位。
  • 5、1.以势利相交的朋友。
  • 6、1.犹后盾。势,也写作"埶"。
  • 7、1.佛教语。大势至菩萨的省称,为"西方三圣"(弥陀﹑观音﹑势至)之一,阿弥陀佛的右胁侍。
  • 8、1.架势,姿势。 2.势力。 3.势头;情势。 4.犹架子。 5.围棋术语。指占据棋心与四面"星"位的棋子。 6.现仅指"星"位四子。
  • 9、有权势的家族:法禁屈挠于势族。
  • 10、副词。表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双方的矛盾势必进一步激化。
  • 11、1.权势,地位。
  • 12、1.阴茎;男子和某些雄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器。
  • 13、1.有势力的豪强。
  • 14、1.方言。犹势头。
  • 15、1.亦作"势藉"。 2.权势地位。
  • 16、1.有权势的人家。
  • 17、1. 两等势线之间的压力之差。
  • 18、1.攀权附势之交。
  • 19、1.见"势籍"。
  • 20、1. 力场中势(位)能最小明显确定的区域。
  • 21、1.地位;位置。
  • 22、1.即局势。
  • 23、1.架势;情况。
  • 24、1.权力,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 2.泛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 3.方言。犹派头,架子。 4.犹势利。

国势的相关查询

国势的意思解释、国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