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ì bó  ]
  • ㄓˋ ㄅㄛˊ
  • QO OSFY

炙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熏烤。亦比喻折磨。

⒉  指烘烤煎炒的食物。

引证解释

⒈  熏烤。亦比喻折磨。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浑身遍体,星星开剥,儘着他炙煿烹炮。”
《水浒传》第一〇四回:“﹝ 段三娘 ﹞十五岁时,便嫁个老公,那老公果是坌蠢,不上一年,被他炙煿杀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灯下有唱卖鑪鸭者,从兄 万周 买之,乃尽食其肉而完其全骨,内传以泥,外糊以纸,染为炙煿之色。”

⒉  指烘烤煎炒的食物。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腹部》“中脘疽”注:“此证一名胃疽……由过食炙煿,以致胃腑火毒而成。”

炙煿(zhi bo)同音词

  • 1、踬踣[zhì bó ]

    1.绊倒。比喻遭受挫折。

  • 2、止泊[zhǐ bó ]

    1.停息。

  • 3、指拨[zhǐ bō ]

    1.以指弹拨乐器的弦。用左手扣弦﹑揉弦是指法,用右手顺手下拨或反手回拨是拨法,合称"指拨"。 2.指点;指挥。

  • 4、指钵[zhǐ bō ]

    1. 最小型号的花盆,尤指用于播种育苗(例如兰花种子育苗)。

  • 5、指驳[zhǐ bó ]

    1.亦作"指驳"。 2.指摘驳斥。

  • 6、支拨[zhī bō ]

    1.调拨;调遣。

  • 7、支伯[zhī bó ]

    1.见"支父"。

  • 8、纸帛[zhǐ bó ]

    1.见"纸缯"。

  • 9、织帛[zhī bó ]

    1.织作丝织品。亦指已织成的丝织品。

  • 10、执帛[zhí bó ]

    1.楚官名。亦为孤卿(少师﹑少傅﹑少保三孤)的别称。

炙煿词语接龙

  • 1、般若1.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
  • 2、般若佛教指最通达的智慧。
  • 3、泊洑1.沼泽地。
  • 4、泊礼1.薄礼。
  • 5、泊然1.恬淡无欲貌。
  • 6、泊如1.恬淡无欲貌。
  • 7、泊位可供船舶靠泊的码头位置或浮筒位置。通常指码头泊位。它的数量和等级是衡量一个港口设施规模的重要标志。
  • 8、博丽1.丰富华美。
  • 9、博练1.渊博练达。 2.深谙。
  • 10、博临1.谓广泛惠临﹑惠顾。
  • 11、博陆1.即双陆。古代博戏之采名。 2.指霍光。《汉书.霍光传》载,汉武帝封霍光为博陆侯。光忠谨,曾长期主持朝政。
  • 12、博罗1.芋头的异名。 2.蒙古语boru音译。青色;灰褐色。
  • 13、博落1.广疏貌。
  • 14、博买1.宋时称官府收买外来商品。
  • 15、博敏1.谓思路宽广,才思敏捷。 2.博学聪明。
  • 16、博名1.获取好名声。
  • 17、博明1.全面阐明。
  • 18、博棋1.指围棋子。
  • 19、博洽①知识广博:博洽多闻。 ②广泛地了解:博洽经史。
  • 20、博求1.广求。
  • 21、博取1.多方面吸取或广泛听取。 2.取信;换取。指用言行取得对方的信任﹑赞赏或同情等。
  • 22、博容1.谓度量大。
  • 23、博塞1.亦作"博簺"。 2.即六博﹑格五等博戏。
  • 24、博赛1.犹赌博。

炙煿的相关查询

炙煿的意思解释、炙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