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iàn zuò  ]
  • ㄒ一ㄢˋ ㄘㄨˋ
  • FMU SGTF

献酢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主宾相互敬酒。

引证解释

⒈  谓主宾相互敬酒。

《诗·大雅·行苇》:“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郑玄 笺:“进酒於客曰献,客答之曰酢。”
汉 刘向 《说苑·修文》:“此所以献酢酳酬也。”
唐 独孤及 《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燿》诗:“清机暂无累,献酢更络绎。”
《剪灯新话·水宫庆会录》:“献酢陪高会,歌呼得尽欢。”

献酢(xian zuo)同音词

  • 1、闲作[xián zuò ]

    1.亦作"间作"。 2.工作﹑活动﹑动作等交替地﹑不时地或断续地出现﹑进行。

  • 2、闲坐[xián zuò ]

    1.亦作"闲坐"。 2.闲暇时坐着没事做。

  • 3、贤佐[xián zuǒ ]

    1.贤明的辅臣。

  • 4、县佐[xiàn zuǒ ]

    1.县令辅佐官员之统称。辛亥革命后专置县佐官职,为县知事的佐理,设于县内要地,不与县知事同城。掌理县知事委办的各项事务,并得于驻地就近指挥监督该地警察及处理违警案件。后废。

  • 5、宪坐[xiàn zuò ]

    1.依法处分。

献酢词语接龙

  • 1、1.谓酒﹑乳等饮料发酸败坏。
  • 2、1.报答。
  • 3、1.二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变种。叶椭圆或卵圆形,茎膨大成瘤状,可食。用此茎加香料﹑辣椒等,腌制成副食品,为四川名产之一,现各地均有之。原产尼泊尔,唐代传入我国。通称榨菜。
  • 4、1.宾主相互敬酒。
  • 5、1.古代一种含有酸味的饮料。
  • 6、1.即醋酒,苦酒。
  • 7、1.古时客人用以回敬主人的酒具。
  • 8、1.即酿酒﹑醋用的酵母。早期称作酢母。能诱起含糖及淀粉类的物质发酵变酸。
  • 9、1.盛着醋的器皿。
  • 10、1.谓味道又酸又涩。歰,同"涩"。
  • 11、1.欺诈。酢,通"诈"。
  • 12、1.酸味。
  • 13、1.即醋。
  • 14、浆草1.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掌状复叶,小叶三片,花黄色,蒴果圆柱形。全草可以入药,内服有解热﹑利尿等作用,外用可以治疥癣等皮肤病。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酢浆草》。
  • 15、1.谓酒﹑乳等饮料发酸败坏。
  • 16、1.报答。
  • 17、1.二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变种。叶椭圆或卵圆形,茎膨大成瘤状,可食。用此茎加香料﹑辣椒等,腌制成副食品,为四川名产之一,现各地均有之。原产尼泊尔,唐代传入我国。通称榨菜。
  • 18、1.宾主相互敬酒。
  • 19、1.古代一种含有酸味的饮料。
  • 20、1.即醋酒,苦酒。
  • 21、1.古时客人用以回敬主人的酒具。
  • 22、1.即酿酒﹑醋用的酵母。早期称作酢母。能诱起含糖及淀粉类的物质发酵变酸。
  • 23、1.盛着醋的器皿。
  • 24、1.谓味道又酸又涩。歰,同"涩"。

献酢的相关查询

献酢的意思解释、献酢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