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uì yán  ]
  • ㄏㄨㄟˋ 一ㄢˊ
  • YFNH YYY
  • 动词

讳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因有所顾忌而隐讳不说。

臣敢吐不时之义于讳言之朝。——《后汉书·刘陶传》

dare not or would not speak up; avoid referring to; avoid to say;

引证解释

⒈  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明说。

《晏子春秋·问下八》:“景公 问 晏子 曰:‘国如何则可谓安矣?’ 晏子 对曰:‘下无讳言,官无怨治……百姓内安其政,外归其义:可谓安矣。’”
宋 司马光 《斛律丞相》诗:“君臣日荒宴,歌舞讳言愁。”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争奈 满生 讳言的是前日孟浪出游光景,恰像 凤翔 的事是私下做的,不肯当场説明。”
孙犁 《秀露集·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真诚的作者,并不讳言这一点。”

⒉  谓忌讳臣下谏诤。

《后汉书·刘陶传》:“臣敢吐不时之义於讳言之朝,犹冰霜见日,必至消灭。”
李贤 注:“讳言谓拒諫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八》:“然则容言非朝廷福,讳言反为朝廷福乎?”

国语辞典

⒈  有所忌讳而不敢明说。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君上好善,民无讳言。」
《宋史·卷四五·理宗本纪五》:「似道自诡有再造之功,讳言岁币及讲和之事。」

直言

⒉  拒绝劝谏。

《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臣敢吐不时之义于讳言之朝,犹冰霜见日,必至消灭。」

讳言(hui yan)同音词

  • 1、徽言[huī yán ]

    1.美言﹐善言。

  • 2、回延[huí yán ]

    1.曲折连延。

  • 3、回言[huí yán ]

    1.回话。 2.犹回嘴。

  • 4、回岩[huí yán ]

    1.曲折的山崖。

  • 5、回颜[huí yán ]

    1.谓回心转意。

  • 6、回眼[huí yǎn ]

    1.回转目光。

  • 7、洄沿[huí yán ]

    1.谓逆流而上与顺流而下。

  • 8、诲言[huì yán ]

    1.教导的话。

  • 9、讳掩[huì yǎn ]

    1.回避掩饰。

  • 10、惠言[huì yán ]

    1.好听的空话。

讳言词语接龙

  • 1、1.口头之辞与书面之辞。
  • 2、1.指言语中流露出来的意思。
  • 3、1.言论与谋略。
  • 4、1.犹言说。
  • 5、1.指责。
  • 6、1.用言语表达或传授。 2.说话。 3.方言。捎话。
  • 7、1.犹吭声﹐吭气。
  • 8、1.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2.指言论。
  • 9、1.说话或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 2.言论。
  • 10、1.言谈之间。
  • 11、1.谈论﹔说。 2.指议论为政之道。
  • 12、1.用语言来阐扬德教。
  • 13、1.言官的职位。
  • 14、1.言官的职务。
  • 15、1.语意。
  • 16、1.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 17、1.指语音语调。言﹐通"音"。
  • 18、1.言语的情趣。
  • 19、1.言语的才智。
  • 20、1.谓发生的情况不出所言。
  • 21、1.说话慎重。 2.指话说得过重。
  • 22、1.所述情状。 2.用语言来形容或描绘。
  • 23、1.言辞合适。
  • 24、1.说定。

讳言的相关查询

讳言的意思解释、讳言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