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ú shù  ]
  • ㄏㄨˊ ㄕㄨˋ
  • FPGC SKD

觳束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同“觳觫”。

引证解释

⒈  同“觳觫”。

郭沫若 《为多灾多难的人民而痛哭·哭博古》诗:“不仅汉奸国贼魑魅罔两在你面前觳束,似乎谁都感觉着你是一把脱鞘的宝剑,寒光摇动群星。”
郭沫若 《我的作诗经过》:“我自己是受惯了冷害的人,大约冷的免疫性是已经有了的,虽然时而仍不免其觳束。”

觳束(hu shu)同音词

  • 1、护书[hù shū ]

    1.皮或漆布做成的多层夹袋﹐旧时官场中一般作出行时存放文书﹑拜帖等物之用。

  • 2、沪书[hù shū ]

    1.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上海市松江﹑奉贤﹑南汇等地,有近百年历史。一人演出,有说有唱,以竹筷敲击钹子伴奏,故又称"钹子书"。传统剧目有《金枪传》﹑《天宝图》等。

  • 3、鹄书[hú shū ]

    1.鹄头体的诏书。用以辟召贤才。

  • 4、胡书[hú shū ]

    1.胡人的文字。 2.指科斗书。

  • 5、胡梳[hú shū ]

    1.梳理胡须的小梳子。

  • 6、户枢[hù shū ]

    1.门轴。亦谓门户。 2.指门闩。 3.比喻关键。

  • 7、狐书[hú shū ]

    1.《太平御览》卷六一八引晋伏滔《北征记》:"皇天坞北,古时陶穴。晋时有人逐狐入穴,行十里许,得书二千余卷"后以"狐书"喻古奥稀罕的书籍。

  • 8、狐鼠[hú shǔ ]

    1.城狐社鼠。喻小人,坏人。

  • 9、虎书[hǔ shū ]

    1.传说中的一种字体。

觳束词语接龙

  • 1、1.亦作"束影"。 2.收束身影。指约束自己。
  • 2、1.见"束物"。
  • 3、1.诗文的结尾语句。
  • 4、1.捆苇杆为火把。
  • 5、1.扎火把。亦指举火把。 2.犹言一把火。
  • 6、1.谓生火。栝,拨火棍。
  • 7、1.汇聚起来的波浪。
  • 8、1.约束牵累。
  • 9、1.犹治理,整理。
  • 10、1.谓紧靠站立。
  • 11、1.联结。
  • 12、1.火把。
  • 13、1.编扎排列。
  • 14、1.狭窄的水流。
  • 15、1.拴住马。 2.驾御马。 3.包裹马足,以防滑跌。形容山路险隘难行。
  • 16、1.约束部队;治军。
  • 17、1.约束。
  • 18、1.捆绑关押。
  • 19、1.狭窄。
  • 20、1.犹威胁。
  • 21、1.收心。
  • 22、1.捆扎起来的柴木,一捆薪柴。 2.比喻男女成婚。 3.捆柴。
  • 23、1.扎裹胸部。 2.特指旧时年轻女子以布帛紧束胸部,使体型苗条。 3.指女子束胸之物。
  • 24、1.见"束修"。

觳束的相关查询

觳束的意思解释、觳束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