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ì yù  ]
  • ㄕˋ ㄩˋ
  • RAA GY

拭玉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奉命出使。

引证解释

⒈  谓奉命出使。 《北史·伊娄谦传》:“帝寻发兵。

齐 主知之,令其僕射 阳休之 责 谦 曰:‘贵朝盛夏徵兵,马首何向?’答曰:‘僕拭玉之始,未闻兴师。’”

拭玉(shi yu)同音词

  • 1、施予[shī yǔ ]

    1.见"施与"。

  • 2、施与[shī yǔ ]

    1.亦作"施予"。 2.给予﹐以财物周济人。

  • 3、施御[shī yù ]

    1.犹驾驭。

  • 4、驶雨[shǐ yǔ ]

    1.急雨。

  • 5、世语[shì yǔ ]

    1.世俗的言论。 2.俗语。

  • 6、世域[shì yù ]

    1.犹世间。

  • 7、世誉[shì yù ]

    1.当世的声誉。

  • 8、食鱼[shí yú ]

    1.比喻幕宾受到重视﹑优待。语出《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 9、食舆[shí yú ]

    1.竹舆床,竹轿。

  • 10、食玉[shí yù ]

    1.饰玉的食器。一说为服食玉屑。

拭玉词语接龙

  • 1、1.秋霜。因其晶莹如玉,故称。 2.指骏马。 3.道教语。指津液精气。
  • 2、1.产玉的水。 2.水的美称。 3.水名。在山东历城南,源于泰山朗公谷,流经玉符山,名玉水。参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 4.水名。在湖南湘阴北,源于玉笥山。参阅《嘉庆一统志.长沙府一》。 5.纸名。
  • 3、1.喻竹子。
  • 4、1.华美的盛衣食之竹箱。 2.传说中的玉筐。 3.指帝祚。 4.山名。在湖南湘阴县东北,相传屈原放逐于此而作《九歌》,上有屈子祠。 5.山名。在江西永新县。道家称为仙居之所。 6.山名。在浙江。
  • 5、1.道教所称的"三清"之一,即玉清天。
  • 6、1.传说中产玉之田。杨伯雍于无终山汲水作义浆,有一人就饮,送石子一斗,云种之可产美玉,后当得佳妇。伯雍种其石,果有玉生石上,因取玉聘徐氏女为妻。后称种玉处为"玉田"。参阅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2.形容冰雪覆盖的田野。 3.对田园的美称。
  • 7、1.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器。 2.引申为耳边。 3.美石制的柱础。
  • 8、1.法令。
  • 9、1.见"玉帖镫"。
  • 10、1.玉立。
  • 11、1.庭院的美称。 2.指宫廷。 3.仙人的居所。
  • 12、1.玉笏。
  • 13、1.仙童。 2.美貌少女。 3.小童的美称。
  • 14、1.指玉头剑。
  • 15、神话传说月宫中有白兔捣药,故借指月亮:登楼瞻玉兔。
  • 16、1.团状或圆形物的美称。指粽子。 2.团状或圆形物的美称。指花朵。 3.团状或圆形物的美称。指圆月。
  • 17、1.见"玉山颓"。
  • 18、1.唾液的美称。 2.喻杰作﹑佳句。 3.指砚滴。
  • 19、1.见"玉洼"。
  • 20、1.可供玩赏的玉器。
  • 21、1.见"玉椀"。
  • 22、1.亦作"玉盌"。 2.玉制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 3.泛指帝王的殉葬之物。 4.喻圆月。
  • 23、1.玉制的碗,亦泛指精美的碗。 2.堪舆家谓福地。
  • 24、1.洁白温润的手腕。亦借指手。

拭玉的相关查询

拭玉的意思解释、拭玉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