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暂时适宜的措施。
例权宜之计。
英expedient;
⒈ 谓暂时适宜的措施。
引《后汉书·西羌传论》:“计日用之权宜,忘经世之远略。”《北史·齐炀王宪传》:“此乃乱时权宜,非经国之术。”宋 苏轼 《郊祀奏议》:“合祭天地,乃是古今正礼,本非权宜。”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政事三》:“盐课归於地丁,足救目前之急,乃一时权宜,而非经远之计。”
⒈ 暂时变通的处置。
引《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论曰》:「计日用之权宜,忘经世之远略。」《大宋宣和遗事·元集》:「酌以权宜,交驰使传。」
1.包笼意义。
1.阐明义理。
1.解释疏通。
1.悔改;改变。
1.靠背和扶手接连成半圆形的椅子。
1.变通的礼制。
1.谓决断疑难。
1.谓守原则又能变通。行事合乎常道曰义,应时变通曰权。
1.谓知权变,善谋划。
依法享有的不容侵犯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权宜的意思解释、权宜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