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唐·宋时举进士,登记入选,谓之春关。发给的凭证,亦称春关。
⒈ 唐 宋 时举进士,登记入选,谓之春关。发给的凭证,亦称春关。参阅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宋史·选举志一》。
引唐 姚合 《酬卢汀谏议》诗:“遥贺来年二三月,綵衣先辈过春关。”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述进士下篇》:“籍而入选,谓之‘春关’。”宋 范成大 《送陈天予大监同年使闽》诗:“春关十载记英游,蚤喜时才近采旒。”
1.古官名。颛顼氏时五官之一﹐为木正。见贾公彦《<周礼正义>序》引《左传.昭公十七年》汉服虔注。又为《周礼》六官之一﹐掌礼法﹑祭祀。见《周礼.天官.小宰》。唐﹑宋﹑明﹑清司天官属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明太祖立春夏秋冬官﹐谓之四辅。见《旧唐书.职官志二》﹑《宋史.律历志》﹑《明史.安然传》。 2.唐光宅年间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 3.旧俗在迎春仪式中扮演导牛者的角色。
1. 春季对农作物灌水。
春关的意思解释、春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