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ù ɡuǎn  ]
  • ㄐ一ㄡˋ ㄍㄨㄢˇ
  • YI QNP

就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临产时移住侧室分娩。引申指生子。

⒉  谓赴宫廷治事之所。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墓志》:“始弘就馆之礼,即授登坛之策。”后用以称到主人家授徒或充幕僚。

引证解释

⒈  临产时移住侧室分娩。引申指生子。馆即侧室。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故废后宫就馆之渐,絶微嗣祸乱之根,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庙。”
《宋史·韩琦传》:“琦 乘间进曰:‘……陛下春秋高,未有建立,何不择宗室之贤者,以为宗庙社稷计?’帝曰:‘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
按《礼记·内则》:“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

⒉  谓赴宫廷治事之所。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墓志》:“始弘就馆之礼,即授登坛之策。”
后用以称到主人家授徒或充幕僚。 宋 赵叔向 《肯綮录》:“今士人就馆聚徒,皆谓之就馆,亦语忌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我笑道:‘这个给我们就馆的差不多,阔不到那里去。’”

国语辞典

⒈  迁往侧室分娩。

《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故废后宫就馆之渐,绝微嗣祸乱之根,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庙。」

⒉  前往宫廷办事的地方。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始弘就馆之礼,即授登坛之策。」

⒊  充任幕宾或家庭教师。

宋·赵叔向《肯綮录》:「今士人就馆聚徒,皆谓之就馆,亦语忌也。」

就馆(jiu guan)同音词

  • 1、九关[jiǔ ɡuān ]

    1.谓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 2.指宫阙,朝廷。 3.九成的饷银。旧军队给官兵发工资称关饷。

  • 2、九官[jiǔ ɡuān ]

    1.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 2.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员。

  • 3、酒官[jiǔ ɡuān ]

    1.执掌造酒及有关政令的官员。

  • 4、酒馆[jiǔ ɡuǎn ]

    (~儿)卖酒和酒菜等的铺子:下~。也叫酒馆子。

  • 5、旧观[jiù ɡuān ]

    原来的样子:迥非~。

  • 6、旧馆[jiù ɡuǎn ]

    1.旧日的馆舍。

  • 7、旧管[jiù ɡuǎn ]

    1.犹原有。

  • 8、旧贯[jiù ɡuàn ]

    1.原来的样子。 2.旧制度;旧办法。

  • 9、究观[jiū ɡuān ]

    1.仔细观察。

  • 10、久惯[jiǔ ɡuàn ]

    1.经久熟练。

就馆词语接龙

  • 1、古指招待使者的小吏:名为馆伴,实来监视行动。
  • 2、1.指塾师或幕宾。
  • 3、1.指束修。饭食。粲,通"餐"。
  • 4、①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收藏:~中外书刊七十万册。 ②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的图书、器物等。
  • 5、1.犹馆舍。
  • 6、1.太平天国用语。住宿。
  • 7、1.指幕宾或塾师的职位。
  • 8、1.指驿传的人夫车马。
  • 9、1.犹府第。
  • 10、殿1.昭文馆﹑集贤院﹑史馆和集贤殿﹑右文殿的统称。
  • 11、1.学馆的主人。
  • 12、1.指房屋建筑。 2.北宋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故翰林院亦称"馆阁"。清代沿之。 3.指典雅庄重。
  • 13、1.居其馆,食其谷。指驻军就食。 2.泛指食宿款待。 3.借指塾师的束修或幕宾的酬金。 4.指作馆﹐教私熟或任幕宾。
  • 14、1.唐宋时弘文馆﹑史馆﹑集贤院等编修﹑教授之类的官员。
  • 15、1.谓接待宾客。 2.门客;幕宾。 3.指塾师。
  • 16、1.款待并送礼。
  • 17、1.谓安置于馆舍而慰劳之。
  • 18、1.馆阁的同僚。
  • 19、1.宋代政府发放的免费供给官员食宿的凭证。
  • 20、1.古代掌管馆舍的人。
  • 21、1.接待宾客住宿之所。 2.房舍。 3.指官署。
  • 22、1.《孟子.万章下》:"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赵岐注:"谓妻父曰外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尧以女妻舜,故谓舜甥。"后因称女婿为"馆甥"。
  • 23、1.学馆的教师。
  • 24、使1.即馆伴使。

就馆的相关查询

就馆的意思解释、就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