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临产时移住侧室分娩。引申指生子。
⒉ 谓赴宫廷治事之所。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墓志》:“始弘就馆之礼,即授登坛之策。”后用以称到主人家授徒或充幕僚。
⒈ 迁往侧室分娩。
引《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传》:「故废后宫就馆之渐,绝微嗣祸乱之根,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庙。」
⒉ 前往宫廷办事的地方。
引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始弘就馆之礼,即授登坛之策。」
⒊ 充任幕宾或家庭教师。
引宋·赵叔向《肯綮录》:「今士人就馆聚徒,皆谓之就馆,亦语忌也。」
1.谓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 2.指宫阙,朝廷。 3.九成的饷银。旧军队给官兵发工资称关饷。
1.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 2.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员。
1.执掌造酒及有关政令的官员。
(~儿)卖酒和酒菜等的铺子:下~。也叫酒馆子。
原来的样子:迥非~。
1.旧日的馆舍。
1.犹原有。
1.原来的样子。 2.旧制度;旧办法。
1.仔细观察。
1.经久熟练。
就馆的意思解释、就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