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áo yòu  ]
  • ㄔㄠˊ 一ㄡˋ
  • FJE DK

朝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位列朝班之右。指朝廷大官。

引证解释

⒈  位列朝班之右。指朝廷大官。

《后汉书·王堂传》:“其宪章朝右,简覈才职,委功曹 陈蕃。”
晋 陆云 《言事者启使部曲将司马给事覆校诸官财用出入启》:“臣以虚薄,忝窃朝右。”
唐 权德舆 《唐使君<盛山唱和集>序》:“初文编以英华籍甚,辉动朝右。”
《明史·张四维传》:“掩答 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

朝右(chao you)同音词

  • 1、朝蜏[cháo yǒu ]

    1.亦作"朝秀"。 2.一种朝生暮死的虫。

  • 2、巢由[cháo yóu ]

    1.巢父和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

  • 3、超幽[chāo yōu ]

    1.超拔亡灵于幽冥之中。犹超度。

朝右词语接龙

  • 1、1.即右掖。唐时指中书省。
  • 2、1.援助;引荐。
  • 3、1.春秋时卫国官名。
  • 4、1.犹尚武。谓好私斗。仗,兵仗,兵器的总称。
  • 5、1.重要的职位。 2.指武职。
  • 6、1.谓砍掉右足。汉代酷刑之一。
  • 7、1.复姓。《吕氏春秋.当赏》有右主然,高诱注:"秦守塞吏也。"
  • 8、1.豪门大族。
  • 9、1.指李林甫。因作右相,故称。
  • 10、1.星官名。轸宿的辅官。 2.右丞的别名。左右丞管辖尚书省事,故右丞称右辖。
  • 11、1.犹先贤。有才德的前辈。 2.尚贤,尊崇贤能。 3.汉时匈奴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王亦省称为"右贤"。
  • 12、1. 朝前头看时,船或飞机的右边。
  • 13、1.官名。春秋齐景公始置左右相各一,秦及汉初因之。文帝以后置丞相一人。北齐﹑北周设左右丞相。唐玄宗开元初年改左右仆射为尚书左右丞相,天宝初复其旧,乃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南宋﹑元﹑明皆曾设左右丞相,后废。
  • 14、1.谓享受祭献,佑助降福。
  • 15、1.春秋晋国军制名。三行之一。 2.复姓。春秋晋有右行辛。见《国语.晋语七》。
  • 16、1.豪族大姓。
  • 17、1.宋代吏部四选之一。吏部侍郎分左右选,掌右选者负责武官的铨叙选授。
  • 18、1.即太学。
  • 19、1.唐时指中书省。因其在宫中右边,故称。掖,皇宫的旁垣或边门。 2.明成祖时五军营组成部分之一。
  • 20、1.向右转移;向右转头。 2.犹右迁。升职。
  • 21、1.作战﹑检阅时在正面部队右侧的部队。 2.右边;右侧。 3.政党或阶级﹑集团中在政治上﹑思想上属于保守﹑落后乃至反动的一部分。
  • 22、1.右翼。
  • 23、1.复姓。春秋楚有右尹子革。见《国语.楚语上》。
  • 24、1.见"右符"。

朝右的相关查询

朝右的意思解释、朝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