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ūn shí  ]
  • ㄩㄣ ㄕˊ
  • JPL QNJ

晕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日月之晕与食。

引证解释

⒈  日月之晕与食。

唐 侯圭 《割鸿沟赋》:“两曜而寧休晕蚀,重霄而未落欃枪。”

晕蚀(yun shi)同音词

  • 1、韵士[yùn shì ]

    1.风雅之士。

  • 2、韵事[yùn shì ]

    1.风雅之事。

  • 3、云师[yún shī ]

    1.黄帝时的官名。 2.云神。 3.安徽霍山所产的一种蚕形小虫。

  • 4、云施[yún shī ]

    1.如云之施雨。谓普降甘霖。喻广施恩泽。

  • 5、云石[yún shí ]

    1.高耸入云的大石。 2.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石名。

  • 6、云实[yún shí ]

    1.传说中的仙果。 2.生于山巅多云处的果实。 3.药草名。豆科﹐落叶灌木﹐初夏开花﹐花鲜黄色﹐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供观赏并作绿篱﹐根及种子供药用。

  • 7、云室[yún shì ]

    利用微观粒子能使气体电离的性质而显示其径迹的装置。如威耳逊云室的工作原理为:置于密封容器内的空气中含有水和酒精的饱和蒸气,使空气体积突然膨胀而降温,水和酒精蒸气达过饱和状态。这时若有微观粒子进入容器,则在其所经过的路径上使气体分子电离,过饱和蒸气就以这些离子为核心凝成雾滴而显示出粒子径迹。

  • 8、云是[yún shì ]

    1.如此。

  • 9、运使[yùn shǐ ]

    1.古代官名。水陆运使﹑转运使﹑盐运使等的简称。

  • 10、运世[yùn shì ]

    1.运转世局。 2.谓世代的递变。

晕蚀词语接龙

  • 1、1.蛀蚀败坏。
  • 2、1.剥落。
  • 3、1.犹损耗。
  • 4、1.腐蚀破坏。
  • 5、1.日月蚀尽。也称全蚀。语出《春秋.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杜预注:"既,尽也。"孔颖达疏:"食既者,谓日光尽也。"
  • 6、1.利用硝酸等化学药品的腐蚀作用来制造铜版﹑锌版等印刷版的方法。亦指用这种印刷版印成的书画。
  • 7、1.犹亏蚀。
  • 8、1.《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邹阳从狱中上书云:"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蚀昴﹐而昭王疑之。"裴骃集解引苏林曰:"白起为秦伐赵﹐破长平军﹐欲遂灭赵﹐遣卫先生说昭王益兵粮﹐乃为应侯所害﹐事用不成。其精诚上达于天﹐故太白为之蚀昴。昴﹐赵地分野。将有兵﹐故太白食昴。食﹐干历之也。"后因以指精诚感天而出现的天象。
  • 9、1.咬啮损坏。
  • 10、1.由逐渐侵蚀而形成的损坏。
  • 11、本生意赔本的买卖。
  • 12、事繇1.见"事由"。
  • 13、事要1.指权柄。 2.事情的要领﹑要旨。 3.重要的事情。
  • 14、事业①所从事或经营的事情:作何事业|家里偌大的事业,全靠他一人支撑呢! ②成就;功业:事业心|干一番事业|男儿立事业|若非任城,朕事业不得就也。 ③有条理、有规模并有益于公众的事情:建设事业|共产主义事业。 ④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企业或私人团体开支其经费的社会工作。与“企业”相对:事业经费|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
  • 15、事宜关于事情的安排和处理:研究干部任免事宜。
  • 16、事义1.指文章的思想内容。 2.事理;情理。 3.谓以典故比喻事物的意义。 4.指典故的意义。
  • 17、事役1.劳役。 2.政务;公务。 3.指战事。
  • 18、事意1.事情的意义。 2.用意;意图。 3.犹事情,事务。
  • 19、事因1.事情的原委﹑因由。
  • 20、事用1.使用;应用。 2.犹干练。
  • 21、事由①事情的原委、来由:不问事由,即加训斥。 ②公文用语。指公文的主要内容。
  • 22、事证1.物证,证据。
  • 23、事职1.指周时冬官的具体职责。 2.职务;职责。 3.履行职务。
  • 24、事指1.行事的宗旨。

晕蚀的相关查询

晕蚀的意思解释、晕蚀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