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àn wěi  ]
  • ㄌㄢˋ ㄨㄟˇ
  • IJT WYEY

滥伪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虚假。

引证解释

⒈  犹虚假。

《新唐书·苏瓌传》:“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併寺,著僧常员数,缺则补。”
《元典章·户部七·仓库》:“见在官物皆须点照算交,点明白别无短少滥伪之数。”

滥伪(lan wei)同音词

  • 1、烂蔚[làn wèi ]

    1.绚丽多采,绚丽。

  • 2、爁尾[làn wěi ]

    1.即蓝尾酒。唐宋时宴饮巡酒至末座,俗称蓝尾,又作婪尾。

  • 3、蓝蔚[lán wèi ]

    1.深蓝色。亦用以借指天﹑水等。

  • 4、谰躛[lán wèi ]

    1.指诬妄谬误之言。

  • 5、兰味[lán wèi ]

    1.《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后遂以"兰味"喻意气相投。

  • 6、婪尾[lán wěi ]

    1.酒巡至末座。 2.最后;末尾。 3.指芍药花。

  • 7、阑尾[lán wěi ]

    盲肠下端蚯蚓状的突起,一般长约7-9厘米。人的阑尾在消化过程中没有作用。管腔狭窄,囊状,病菌容易繁殖而引起发炎。(图见〖消化系统〗)

滥伪词语接龙

  • 1、1.见"伪庭"。
  • 2、1.亦作"伪廷"。 2.犹伪朝。
  • 3、1.诈伪苟且。
  • 4、1.犹言邪道。
  • 5、假托别人的名字。多指冒充前人:此画系伪托古人,并非真品。
  • 6、1.虚假,不真实。
  • 7、1.指用以骗人的东西。
  • 8、1.诈伪的行为。 2.假装出某种行为;装假。
  • 9、1.欺人之学;假学问。宋庆元时,韩侂胄与赵汝愚争权,因朱熹等人倾向赵汝愚,韩得势后,谓贪黩放肆乃人之真情,而廉洁好修者都是伪人,遂称道学为伪学,丞相赵汝愚以下五十九人全部罢斥,禁用赞同朱熹道学观点的士人。
  • 10、1.假话。亦谓说假话。 2.人为之言,造作之言。
  • 11、1.犹空论。
  • 12、1.作假偷换。
  • 13、1.虚假的心意。
  • 14、1.假造。
  • 15、1.欺诈。
  • 16、1.犹真假。
  • 17、1.指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 2.假托伪造的证据。
  • 18、1.伪造杜撰。 2.指伪造的作品。
  • 19、1.假装。 2.军事上采取措施来隐蔽自己﹑迷惑敌人。 3.军事上用来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措施。 4.泛指各种隐蔽自己的身分﹑面目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或手段。
  • 20、1.指不规范的字。伪,通"讹"。
  • 21、1.假造。 2.指托名假造的作品。
  • 22、1.指冒充名画真迹或原书真本的描摹本或翻刻本。
  • 23、1.敌伪政权发行的货币。
  • 24、1.谓偏蔽而不正。

滥伪的相关查询

滥伪的意思解释、滥伪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