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àn què  ]
  • ㄈㄢˋ ㄑㄩㄝ
  • QTB UUB

犯阙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举兵入犯朝廷。

引证解释

⒈  指举兵入犯朝廷。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时天下无事,号太平者垂五十年。及 羯 胡犯闕,乘传遽以告。”
宋 陆游 《跋京本<家语>》:“李氏 书,属 靖康 之变, 金 人犯闕,散亡皆尽。”
清 惜华 《桃花源弹词》:“餘党举兵来犯闕,乘舆播荡众惊惶。”

国语辞典

⒈  兴兵入犯朝廷。

宋·无名氏《梅妃传》:「后禄山犯阙,上西幸,太真死。」
《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济姪张绣统其众,用贾诩为谋士,结连刘表,屯兵宛城,欲兴兵犯阙夺驾。」

犯阙(fan que)同音词

  • 1、繁缺[fán quē ]

    1.指政务繁忙的官职。旧时,外任官员的繁缺,其辖区广,收入丰,故实为肥缺。

  • 2、翻却[fān què ]

    1.倾覆。 2.反而。

犯阙词语接龙

  • 1、1.因失误而把事情搞坏。
  • 2、1.(道德修养)欠缺,浅薄。
  • 3、簿1.登记官吏缺额的簿册。
  • 4、1.残缺。
  • 5、1.古时供填补空缺的兵车。
  • 6、1.不做危险的事。
  • 7、1.指阙里。
  • 8、1.亦作"阙翟"。 2.古代王后的祭服。
  • 9、1.残缺的典章制度。语本汉扬雄《剧秦美新》:"帝典阙而不补。"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厘三才之阙典﹐启天地之禁闱。"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阙典未补﹐大备兹日。"后指古代传下来的典章制度。 2.指史料记载上的缺漏。 3.犹憾事。
  • 10、1.指弊政。
  • 11、1.缺陷,毛病。 2.短缺;缺乏。
  • 12、1.不足的数额。
  • 13、1.缺少。
  • 14、1.缺乏。
  • 15、1.缺漏废弃。
  • 16、1.春秋时国名。 2.指阙巩国所产的铠甲。
  • 17、1.门阙。
  • 18、1.毁坏。
  • 19、1.削弱,损害。
  • 20、1.觚棱。
  • 21、1.日蚀。
  • 22、1.缺失的卷数。
  • 23、1.缺乏;缺少。
  • 24、1.物体上缺掉一块而形成的空隙。

犯阙的相关查询

犯阙的意思解释、犯阙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