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ān shì  ]
  • ㄢ ㄕˋ
  • YUJ GK

谙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熟悉事理;懂事。

引证解释

⒈  熟悉事理;懂事。

《晋书·刑法志》:“故諳事识体者,善权轻重,不以小害大,不以近妨远。”
唐 刘禹锡 《酬乐天咏老见示》:“经事还諳事,閲人如閲川。”
《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贵人听得,説道:‘是甚么人?好不諳事!’”
周立波 《盖满爹》:“楠森 年纪轻,不谙事,对父亲更加放肆,也更横一些。”

国语辞典

⒈  熟悉、明白事理。

《晋书·卷三〇·刑法志》:「故谙事识体者,善权轻重,不以小害大,不以近妨远。」
《红楼梦·第二四回》:「这红玉虽然是个不谙事的丫头,却因他原有三分容貌,心内著实妄想痴心的向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显弄显弄。」

谙事(an shi)同音词

  • 1、暗石[àn shí ]

    1.即暗礁。宋梅尧臣有《暗石》诗。诗云:"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

  • 2、暗时[àn shí ]

    1.昏暗的时代。

  • 3、暗蚀[àn shí ]

    1.暗中损伤。

  • 4、暗世[àn shì ]

    1.昏昧的时代。

  • 5、暗示[àn shì ]

    用含蓄、间接的方式使他人的心理、行为受到影响。暗示者可以是个人、群体(外来暗示),也可以和受暗示者同为一人(自我暗示)。可采用言语,也可通过手势、表情、动作以及环境进行。影响暗示的因素有暗示者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知识、地位、威信等)、受暗示者的特征(如年龄、知识经验、性格等)以及当时的客观情况。暗示被用于心理治疗和广告、宣传等广泛领域。

  • 6、暗事[àn shì ]

    1.不光明磊落的事。

  • 7、暗饰[àn shì ]

    1.谓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注意修饬自己的品德和行为。

  • 8、暗室[àn shì ]

    ①黑暗无光的屋子:楼下有一间暗室,堆放杂物。 ②洗印照片的工作室,完全阻绝自然光进入:胶卷送到暗室去冲洗了。

  • 9、安时[ān shí ]

    1.安于时运。 2.安定时势。

  • 10、安食[ān shí ]

    1.谓安稳的生活。

谙事词语接龙

  • 1、1.见"事由"。
  • 2、1.指权柄。 2.事情的要领﹑要旨。 3.重要的事情。
  • 3、①所从事或经营的事情:作何事业|家里偌大的事业,全靠他一人支撑呢! ②成就;功业:事业心|干一番事业|男儿立事业|若非任城,朕事业不得就也。 ③有条理、有规模并有益于公众的事情:建设事业|共产主义事业。 ④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企业或私人团体开支其经费的社会工作。与“企业”相对:事业经费|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
  • 4、关于事情的安排和处理:研究干部任免事宜。
  • 5、1.指文章的思想内容。 2.事理;情理。 3.谓以典故比喻事物的意义。 4.指典故的意义。
  • 6、1.劳役。 2.政务;公务。 3.指战事。
  • 7、1.事情的意义。 2.用意;意图。 3.犹事情,事务。
  • 8、1.事情的原委﹑因由。
  • 9、1.使用;应用。 2.犹干练。
  • 10、①事情的原委、来由:不问事由,即加训斥。 ②公文用语。指公文的主要内容。
  • 11、1.物证,证据。
  • 12、1.指周时冬官的具体职责。 2.职务;职责。 3.履行职务。
  • 13、1.行事的宗旨。
  • 14、1.谓政事的制度﹑法度。
  • 15、1.犹形质。
  • 16、1.运用智慧。
  • 17、1.犹情理。
  • 18、1.事奉大夫。 2.事奉君主。 3.犹言事情的主要决策者,谋划者。 4.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5.指一般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
  • 19、1.事实情况。 2.犹行状。 3.指诉状所陈之事。
  • 20、1.犹事迹。
  • 21、①事情:料事务,察民俗|办理机关事务|事务繁多。 ②琐碎繁杂的具体工作:事务主义者|整天陷在事务堆里不能自拔。 ③世事,社会情况:世间事务|不谙事务的孩子|他又住在这山旮旯子里,外间事务,一概不知。
  • 22、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 23、1.犹言工作的间隙。
  • 24、1.事情未发生前。

谙事的相关查询

谙事的意思解释、谙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