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谓行军时主将所有的作为表识的旗帜。旗上有不同的标记,以便士兵辨认。
引《通典·兵二》:“认旗远看难辨,即每营各别画禽兽自为标记。”《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五年》“李绍荣 识其旗” 元 胡三省 注曰:“凡行军,主将各有旗以为表识,今谓之‘认旗’。”《三国演义》第二八回:“关公 活捉执认旗的小卒过来,问取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注:“认旗,就是认军旗,旗上有将领的官号或姓名。”《新民晚报》1986.4.5:“他那座驾船上插着面认旗,旗上绣了个大大的‘郭’字。红旗帮首领姓 张 名 保仔,他那认旗上绣个‘张’字。”
⒈ 军队中区别所属的旗号,旗上有主将的官号或姓字。
引《水浒传·第七回》:「大闹中原,纵横海内。直教农夫背上添心号,渔父舟中插认旗。」《三国演义·第二八回》:「关公活捉执认旗的小卒过来,问取来由。」
1、人或事物受欢迎的程度:由于该影片获奖,扮演女主角的演员~急升。<方>指人的品格:这人好~|村里谁不知道他的~!
1.纺织工具。
1.犹言贤妻。
1.仁厚之气。 2.仁爱的风尚。
1."六壬"和"奇门"的并称。
1.忍受别人的欺侮。
1.刀剑之类的兵器。
1.担任职务的法定期限。
1.谓处事纵任意气,不加约束。
1.器具。
认旗的意思解释、认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