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ú chén  ]
  • ㄈㄨˊ ㄔㄣˊ
  • WDY DFE

伏辰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左传·僖公五年》:“童謡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孔颖达疏:“日月聚会为辰,星宿不见为伏……丙日将旦之时,龙尾之星伏在合辰之下。”本谓星宿隐伏在日月交会处。亦以指隐伏的星辰。

引证解释

⒈  本谓星宿隐伏在日月交会处。亦以指隐伏的星辰。

《左传·僖公五年》:“童謡云:丙之晨,龙尾伏辰。”
孔颖达 疏:“日月聚会为辰,星宿不见为伏……丙日将旦之时,龙尾之星伏在合辰之下。”
汉 应瑒 《正情赋》:“愍伏辰之方逝,哀吾愿之多违。”

伏辰(fu chen)同音词

  • 1、敷陈[fū chén ]

    〈书〉详细叙述。

  • 2、扶榇[fú chèn ]

    1.犹扶柩。

  • 3、符谶[fú chèn ]

    1.亦作"符谶"。 2.符图谶纬的统称。泛指各种预言未来的神秘文书。

  • 4、复陈[fù chén ]

    1.复杂的战阵。

  • 5、弗臣[fú chén ]

    1.不敢待以臣礼。表示天子对其尊敬。

  • 6、拂尘[fú chén ]

    掸尘土和驱除蚊蝇的用具,柄的一端扎马尾(mǎyǐ)。

  • 7、拂臣[fú chén ]

    1.辅弼之臣。拂,通"弼"。

  • 8、拂晨[fú chén ]

    1.拂晓。

  • 9、浮尘[fú chén ]

    在空中飞扬或附在器物表面的灰尘。

  • 10、傅陈[fù chén ]

    1.布阵。

伏辰词语接龙

  • 1、1.指心宿和参宿。两星宿此出彼没,永不相逢。喻人之分离不得相见。 2.喻隔阂。
  • 2、1.指东南偏东的地方。
  • 3、1.星辰,星斗。
  • 4、1.谓以时告戒。
  • 5、1.即水星。喻难遇之事。
  • 6、1.日光。 2.方言。时候。
  • 7、1.日月星之光。比喻天子。
  • 8、1.古代东北部族名。 2.指朝鲜。
  • 9、1.大辰与天河。大辰,指房宿﹑心宿﹑尾宿。
  • 10、1.君主与宰相。
  • 11、1.古代驿站间标志道里的土坛。
  • 12、1.北斗。
  • 13、1.帝王的车驾。
  • 14、1.犹宸鉴,御览。
  • 15、1.星宿名。即角宿。 2.借指东方。
  • 16、1.宸阶,殿陛。亦借指帝廷。
  • 17、1.指水星。精,神灵。
  • 18、1.宸居。帝王居处。
  • 19、1.犹时刻。
  • 20、1.古代旌旗名。即太常旗。上画日﹑月﹑星,垂十二旒。
  • 21、1.指房宿和心宿。房宿,一名天驷,故名。
  • 22、1.古代按时节进献的雄兽。《诗·秦风·驷驖》:"奉时辰牡,辰牡孔硕。"毛传:"辰,时也。牡,兽之牡者也。辰牡者,冬献狼,夏献麋,春秋献鹿豕群兽。"一说,"辰"当读为"慎";辰牡,即慎牡,五岁兽,兽之最大者。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又一说,辰,通"麎",大鹿。麎牡,大公鹿。参阅高亨《诗经今注》。
  • 23、1.朝暮,早晩。辰,通"晨"。
  • 24、1.古代一种计时器中标志时刻的牌子。 2.辰刻。上午七时至九时。

伏辰的相关查询

伏辰的意思解释、伏辰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