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ǐn lǐn  ]
  • ㄌ一ㄣˇ ㄌ一ㄣˇ
  • NYL NYL
  • AA式

懔懔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懔懔”。

⒉  危惧貌;戒慎貌。

⒊  严正貌。刚烈貌。

⒋  寒冷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懔懍”。

⒉  危惧貌;戒慎貌。

《书·泰誓中》:“百姓懍懍,若崩厥角。”
孔 传:“言民畏 紂 之虐,危惧不安。”
晋 陆机 《文赋》:“心懍懍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明 方孝孺 《答金景文书》:“僕独学宜加懍懍,而以弗获闻己过为惧。”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章二:“植 当 建安、黄初 之间,境况至苦。 曹丕 本来很猜忌他,到了 丕 一即位,便先剪除 植 的余党……他不得不懔懔小心,以求无过,以免危害。”

⒊  严正貌。刚烈貌。

《后汉书·陈蕃传论》:“及遭际会,协策 竇武,自谓万世一遇也。懍懍乎 伊 望 之业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廉颇、藺相如 虽千载上死人,懍懍恒如有生气。”
宋 陈亮 《谪仙歌》:“岂特文章为足法,懔懔气节安可移!”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斯巴达 将士殊死战……迨 浦累皆 之役,大仇斯復,迄今读史,犹懔懔有生气也。”

⒋  寒冷貌。

隋 虞世基 《出塞》诗之二:“懍懍边风急,萧萧征马烦。”
清 陈恭尹 《下祝融峰向白门寺道中作》诗:“迟迟闻远鐘,懍懍日将暮。”

国语辞典

⒈  危惧的样子。

《书经·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
《文选·陆机·文赋》:「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⒉  劲烈严正的样子。

《后汉书·卷七〇·孔融传·论曰》:「懔懔焉,皜皜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懔懔(lin lin)同音词

  • 1、临临[lín lín ]

    1.高貌。 2.盈满。

  • 2、林林[lín lín ]

    1.众多貌。 2.指芸芸众生。 3.形容了无生气。

  • 3、辚辚[lín lín ]

    1.象声词。车行声。 2.象声词。雷鸣声。

  • 4、霖霖[lín lín ]

    1.雨连绵不止貌。亦状雨声。

  • 5、磷磷[lín lín ]

    清澈明净:磷磷见底|磷磷水中石。 【磷磷】清澈明净:磷磷见底|磷磷水中石。

  • 6、凛凛[lín lǐn ]

    ①形容寒冷:凛凛岁云暮。 ②严肃而使人敬畏的样子:凛凛正色|威风凛凛。 ③恐惧的样子:文武百官,皆凛凛不敢正视。

  • 7、廪廪[lǐn lǐn ]

    1.亦作"廪廪"。 2.危殆;阽危。廪,通"懔"。 3.惊慌貌;危惧貌。 4.谓有风采。廪,通"凛"。 5.犹庶几,渐近。

  • 8、澟澟[lǐn lǐn ]

    1.威严貌。 2.寒冷貌。

  • 9、邻邻[lín lín ]

    1.辚辚,众车行进声。

  • 10、晽晽[lín lín ]

    1.求知貌。《淮南子.俶真训》:"而知乃始昧昧晽晽﹐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于天地之间。"高诱注:"晽晽﹐欲所知之貌。"

懔懔词语接龙

  • 1、1.畏惧。
  • 2、1.穷困不得志。
  • 3、1.惶恐。
  • 4、1.见"懔栗"。
  • 5、1.亦作"懔懔"。 2.危惧貌;戒慎貌。 3.严正貌。刚烈貌。 4.寒冷貌。
  • 6、1.亦作"懔然"。 2.危惧貌;戒惧貌。 3.严正貌。
  • 7、1.畏惧。
  • 8、1.亦作"懔忧"。 2.忧惧。
  • 9、1.犹谨遵。
  • 10、林壑山林涧谷: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徜徉林壑复何求。
  • 11、林衡1.古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保护巡守林木。
  • 12、林胡1.古族名。战国时分布在今山西朔县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内。从事畜牧,精骑射。战国末为赵将李牧击败,遂归附于赵。 2.唐代借指奚﹑契丹等族。
  • 13、林黄1.林钟律﹑黄钟律的并称。
  • 14、林篁1.丛生的竹木。
  • 15、林会1.如林木般会聚。极言其盛多。
  • 16、林将1.羽林之将,皇帝护卫军的将领。
  • 17、林菁1.草木丛生的地方。 2.指丛生的草木。
  • 18、林扃1.犹林园。
  • 19、林埛1.见"林垧"。
  • 20、林居1.谓下野闲居。
  • 21、鳞卒1.犹言虾兵蟹将。
  • 22、鳞崪1.见"鳞萃"。
  • 23、鳞族1.鱼类和爬行类等有鳞动物的总名。
  • 24、驎骥1.指骏马。

懔懔的相关查询

懔懔的意思解释、懔懔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