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ú bīnɡ  ]
  • ㄊㄨˊ ㄅ一ㄥ
  • TFHY RW

徒兵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步兵。

⒉  步卒所执的兵器。

引证解释

⒈  步兵。

《左传·隐公四年》:“诸侯之师败 郑 徒兵,取其禾而还。”
《史记·晋世家》:“献 楚 俘於 周,駟介百乘,徒兵千。”
宋 苏轼 《策别》之十三:“今 江 淮 之间,又有发运,禄赐之厚,徒兵之众,其为费岂可胜计哉。”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封建政治制度在慢慢建立起来。军制最为明显。甲士和车战降到次要地位,徒兵和野战上升到主要地位。”

⒉  步卒所执的兵器。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兵、甲楯之数。”
杨伯峻 注:“此两兵字皆指兵器,车上之战士与车下之徒卒所执兵器不同,故云车兵徒兵。”

国语辞典

⒈  步兵。

《左传·隐公四年》:「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徒兵(tu bing)同音词

  • 1、突兵[tū bīnɡ ]

    1.骤然进攻的军队。

  • 2、土兵[tǔ bīnɡ ]

    1.地方兵。

徒兵词语接龙

  • 1、1.兵器。 2.借指战事。
  • 2、1.犹兵端。
  • 3、1.指用兵作战的方式方法。
  • 4、1.战乱的祸患。
  • 5、1.谓兵士整装待发。
  • 6、1.犹兵权。 2.用兵的要术。
  • 7、①指战争:兵役连年。 ②公民为国家履行军事义务。通常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 8、1.指用兵布阵。
  • 9、1.用兵的奥义。
  • 10、1.军队居住的营房。
  • 11、1.清代称临时招募的兵卒为勇﹐因以"兵勇"泛指兵卒。
  • 12、1.部队士兵的总称。
  • 13、1.士兵的来源。
  • 14、1.士兵运动的简称﹐指策动敌军士兵起义等革命活动。
  • 15、1.战争的灾害。
  • 16、1.军队哗变。
  • 17、1.犹战争;作战。
  • 18、1.军队在后方交通线上设置的供应﹑转运机构﹐主要负责补给物资﹑接收伤病员﹑招待过往部队等。
  • 19、1.见"兵杖"。
  • 20、1.亦作"兵仗"。 2.兵器。 3.特指棍棒一类兵器。 4.借指执兵杖的人。
  • 21、1.见"兵陈"。
  • 22、1.统辖一方的军府。
  • 23、1.以兵争战。
  • 24、1.管理军队和用兵的事务。

徒兵的相关查询

徒兵的意思解释、徒兵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