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àn ɡuǐ  ]
  • ㄐ一ㄢˋ ㄍㄨㄟˇ
  • YSL ALV

谏匦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收纳谏章的匦匣。

引证解释

⒈  收纳谏章的匦匣。参见“匭院”。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贱臣不胜愚恳忠愤之至,輒投諫匭,昧死上闻。”

谏匦(jian gui)同音词

  • 1、监规[jiān ɡuī ]

    监狱中要求犯人遵守的各项规定:违反~。

  • 2、见鬼[jiàn ɡuǐ ]

    ①比喻离奇古怪:真是见鬼了,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 ②指死亡或毁灭:让这些害人虫~去吧!

  • 3、奸宄[jiān ɡuǐ ]

    〈书〉坏人(由内而起叫奸,由外而起叫宄)。

  • 4、奸轨[jiān ɡuǐ ]

    1.见"奸宄"。

  • 5、奸诡[jiān ɡuǐ ]

    1.亦作"奸诡"。 2.伪诈。

  • 6、简圭[jiǎn ɡuī ]

    1.大圭。

  • 7、简贵[jiǎn ɡuì ]

    1.简傲高贵。

  • 8、艰诡[jiān ɡuǐ ]

    1.晦涩怪异。

  • 9、僭贵[jiàn ɡuì ]

    1.越分而显贵。

谏匦词语接龙

  • 1、1.盛放物品的匣子。牍,通"椟"。 2.置于匣中的文书。
  • 2、1.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始置于唐。 2.亦称上呈朝廷的书信﹑奏章。
  • 3、1.匦函和旌车。唐武则天置匦函,接受投书,以揽天下人才;汉朝廷以蒲车旌帛迎聘在野贤士。
  • 4、使1.匦院的主持人。
  • 5、1.投于匦函中的文书。
  • 6、1.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
  • 7、1.官署名。匦使院的省称。唐武后垂拱元年置,属中书省,以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遗一人为知匦使。设方函,四面分别涂青丹白黑四色,每日暮进晨出,列于署外。凡臣民有怀才自荐﹑匡政补过﹑申冤辩诬﹑进献赋颂者,均可以状分类投匦。至宋太宗雍熙元年,改匦院为登闻鼓院及登闻检院。参阅《唐六典》卷九﹑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匦使》。
  • 8、贵同1.谓以同一为贵。老庄泯物我,齐万物,故以和光同尘为贵。
  • 9、贵涂1.亦作"贵途"。 2.指升官晋爵的途径。
  • 10、贵途1.见"贵涂"。
  • 11、贵土1.敬称他人的乡里。
  • 12、贵望1.指显赫的门第和资望。
  • 13、贵位1.高位。 2.指贵臣。
  • 14、贵无1.魏晋玄学的重要思想。谓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本于《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代表人物为何晏﹑王弼。
  • 15、贵惜1.宝爱珍惜。
  • 16、贵习1.皇帝的戚属和亲幸的人。语本《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郑玄注:"贵戚,谓姑姊妹之属;近习,天子所亲幸者。"
  • 17、贵系1.谓大家﹑高手的后继者。
  • 18、贵细1.珍贵精巧。 2.珍贵精巧之物。
  • 19、贵侠1.权贵和游侠。
  • 20、贵先1.谓重视先事决策。 2.谓重视并放在首要地位。
  • 21、贵显1.谓居高位而显扬于世。 2.指高贵显要的人,权贵。
  • 22、贵县1.对县官的尊称。
  • 23、贵献1.贵重的献礼。
  • 24、贵乡1.富贵之地。 2.敬称对方所居乡里。

谏匦的相关查询

谏匦的意思解释、谏匦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