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àn zuò  ]
  • 一ㄢˋ ㄗㄨㄛˋ
  • AKU WWF

燕坐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安坐;闲坐。

⒉  指坐禅。

⒊  指施食。

引证解释

⒈  安坐;闲坐。

《仪礼·燕礼》“宾反入,及卿大夫皆説屨升,就席” 汉 郑玄 注:“凡燕坐必説屨,屨贱不在堂也。”
贾公彦 疏:“凡在堂立行礼不説屨,安坐则説屨……以其屨在足贱,不宜在堂,陈於尊者之侧也。”
宋 梅尧臣 《寄谢开封宰薛赞善》诗:“燕坐禽鸟寂,吟哦簿书退。”
元 蒋正子 《山房随笔》:“漫塘先生 与客燕坐,指窗外樱桃惟一实,共以为笑。”
明 文徵明 《春雨漫兴》诗:“焚香燕坐心如水,一任门多长者车。”
叶圣陶 《北上日记》:“餐厅颇宽畅,其上层为吸烟室与燕坐间。”

⒉  指坐禅。

宋 苏轼 《成都大悲阁记》:“吾燕坐寂然,心念凝默,湛然如大明镜。”
明 宋濂 《寂照圆明大禅师壁峰金公设利塔碑》:“越七日,水退。竞往视之,禪师燕坐如平时,唯衣湿耳。”

⒊  指施食。

清 袁枚 《新齐谐·徐先生》:“宿 俗,富饶之家,每日必设一家常饭,置外厅堂,不拘来客,皆就食焉,号曰燕坐。”

国语辞典

⒈  闲坐、休憩。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展眼元宵在迩,自正月初八日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何处更衣,何处燕坐。」

燕坐(yan zuo)同音词

  • 1、炎祚[yán zuò ]

    1.五行家谓刘汉﹑赵宋皆以火德王,因以"炎祚"指汉或宋的国统。 2.三国蜀刘备自称得汉之正统,故亦指蜀汉。

  • 2、酽酢[yàn zuò ]

    1.浓醋。

  • 3、腌胙[yān zuò ]

    1.盐腌的胙肉。

  • 4、延坐[yán zuò ]

    1.请坐。 2.受牵连而获罪。

  • 5、延祚[yán zuò ]

    1.长久的福禄。 2.延续福禄。

  • 6、晏坐[yàn zuò ]

    1.安坐;闲坐。唐白居易有《晏坐闲吟》诗。

  • 7、验左[yàn zuǒ ]

    1.左验,证据。 2.作证,证实。

  • 8、盐酢[yán zuò ]

    1.盐和醋。

  • 9、宴坐[yàn zuò ]

    ①闲坐:宴坐小池畔。 ②佛教指打坐:大圣威灵地,安公宴坐踪。

  • 10、赝作[yàn zuò ]

    1.亦作"赝作"。 2.伪托的作品。 3.伪造。

燕坐词语接龙

  • 1、1.旧时北京﹑天津等地曲艺演员在集市﹑街头演出,如说唱了许久仍无人坐下观赏,以至毫无收入,称为"坐白"。
  • 2、1.清代常朝之日,群臣各就班列侍朝,谓之"坐班"。 2.按照规定的时间在固定的地点(指办公室等)工作。
  • 3、1.清制,非常设机构中负责日常事务的称为坐办,略次于总办和会办。
  • 4、1.见"坐以待毙"。
  • 5、1.下肢麻痹症。
  • 6、1.指臀部与股部的肌肉。
  • 7、能确定平面上或空间中一点位置的有次序的一个或一组数。例如,要确定轮船在海洋中的位置,就用经度和纬度两个数,这两个数共同组成这个轮船所在位置的坐标。
  • 8、1.见"坐部伎"。
  • 9、簿1.留底备查的帐簿。
  • 10、1.宋代诸军有余粮愿籴入官,计价支钱,入其米于仓,谓之坐仓。始行于嘉佑初,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自京师推广至河北﹑河东﹑陕西诸路。南宋继续实行。初为对军人的优惠,后成克减月粮的手段。
  • 11、1.客舱。船或飞机中载人的部分。
  • 12、1.指官吏在衙门里办公。
  • 13、1.妇女临产;分娩。 2.谓伏于草莽,伺机抢劫。
  • 14、1.佛教语。谓静坐息虑,凝心参究。
  • 15、打坐。佛教徒修行的一种方法。静坐排除杂念,以求心神的恬静自在:长老正在静室坐禅。
  • 16、1.一种接生方法。
  • 17、1.供人坐的地方。
  • 18、曲艺表演形式之一。演员坐着说唱。弹词、琴书一类曲艺,多取此形式,并由演员自弹(奏)乐器自唱。有些只说不唱的曲种,如评书、评话,坐着说讲,也属坐唱范畴。
  • 19、1.君主临朝听政。
  • 20、1.乘车。 2.古代供人乘坐的一种小车。 3.客车。对"货车"而言。
  • 21、1.临阵;参战。陈,同"阵"。 2.驻扎时所布之阵。 3.守卫阵地。
  • 22、1.谓审定讼词。
  • 23、1.只消费,不生产。 2.犹坐享。
  • 24、1.谓虽无举动而杂念不息。 2.向往;神往。 3.谓安坐而行教化。《淮南子.览冥训》:"故却走马以粪,而车轨不接于远方之外,是谓坐驰陆沈,昼冥宵明。"高诱注:"言坐行神化,疾于驰传,沈浮冥明,与道合也。"后以指安坐而治。

燕坐的相关查询

燕坐的意思解释、燕坐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