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ì qiǎn  ]
  • 一ˋ ㄑ一ㄢˇ
  • UWL KHGP

益遣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多次派人。

引证解释

⒈  谓多次派人。

《汉书·郊祀志下》:“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几遇之。”
颜师古 注:“益,多也。几读曰冀。言更遣人求之,冀必遇也。”

益遣(yi qian)同音词

  • 1、搤掔[yì qiān ]

    1.见"搤腕"。

  • 2、以前[yǐ qián ]

    1.比现在或某一时间早的时期。 2.泛指从前,以往。

  • 3、亦前[yì qián ]

    1.以前。

  • 4、一牵[yì qiān ]

    1.表数量。用于牛﹑羊﹑猪等牲畜。

  • 5、一钱[yì qián ]

    1.一文钱。亦指极少的钱。 2.表数量。一两的十分之一。 3.清时吴俗以铜钱七十文为"一钱"。

  • 6、邑钱[yì qián ]

    1.封邑的租税收入。

  • 7、遗阡[yí qiān ]

    1.坟墓。

  • 8、遗愆[yí qiān ]

    1.失误;过错。

  • 9、遗欠[yí qiàn ]

    1.遗漏;缺失。

  • 10、瘗钱[yì qián ]

    1.陪葬的钱币。

益遣词语接龙

  • 1、1.犹言派遣发兵。 2.谓妻子被丈夫休弃离去。
  • 2、1.犹遣词。
  • 3、1.指写文章﹑说话时的构思立意。
  • 4、1.使用,运用。
  • 5、1.犹言排除欲念。
  • 6、1.对险恶的遭遇作自我遣释。唐杜甫有《遣遇》诗。黄生注:"题曰遣遇,谓虽遇风涛之险,犹得遂其生理,不若迫于征役者,有死亡离散之悲,故以此自遣也。"
  • 7、1.犹言差遣人员。
  • 8、1.犹传呼。
  • 9、1.犹贬谪。
  • 10、1.袪逐制服。
  • 11、1.谓久雨至午稍停。
  • 12、1.旧时指发配犯人于边远地方的罪刑。
  • 13、1.犹言抒发哀思。
  • 14、1.古代婚嫁礼仪之一。求婚时男方向女方赠送币帛等礼物。
  • 15、1.随葬物的清单。
  • 16、1.犹差遣。
  • 17、1.古代指送葬载牲体的车子。
  • 18、1.犹斥逐。
  • 19、1.犹消愁。
  • 20、1.犹排除。
  • 21、1.亦作"遣辞"。 2.运用词语。
  • 22、1.见"遣词"。
  • 23、1.古代称将葬时的祭奠。
  • 24、1.犹调动。

益遣的相关查询

益遣的意思解释、益遣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