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ái dǎ  ]
  • ㄅㄞˊ ㄉㄚˇ
  • RRR RS

白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蹴踘戏的一种形式。

⒉  徒手相搏之戏。即拳术。

⒊  自制的火枪。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蹴踘戏的一种形式。

唐 王建 《宫词》之八一:“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白打从来逞艺,官场自小驰名。”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言动》:“白打,蹴踘戏也。两人对踢为白打,三人角踢为官场。”
清 周亮工 《寒食诗话楼感怀》诗之三:“令节空传旧綵毬,词人踪跡此高楼……幕府健儿犹白打,上河士女几千秋。”

⒉  徒手相搏之戏。即拳术。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兵器》:“白打即手搏之戏……俗谓之打拳。参见“拳术”。

苏州 人曰打手,能拉人骨至死。”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武艺十八般,而白打居一焉。”
清 周亮工 《闽小记·白打》:“予谓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
谢无量 《西湖旅兴寄怀伯兄五十韵》:“野寺青精饭,江湖白打钱。”

⒊  自制的火枪。

《诗刊》1977年第10期:“牧场上要提防豺狼,牧羊人肩不离白打。”
杨赋 注:“白打,自制的火枪。”

国语辞典

⒈  一种蹴踘戏。两人对踢称为「白打」。

明·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规劝侍婢》:「白打从来逞势,官场自小驰名。如今年老脚膁疼,圆社无心驰骋。」

⒉  空手相搏斗。

⒊  无效的责罚或攻击。

如:「这么顽劣的人,打了他也是白打!」

白打(bai da)同音词

  • 1、白搭[bái dā ]

    1.方言。没有用;白费劲。 2.方言。白白浪费。

  • 2、白大[bái dà ]

    1.白食。

  • 3、摆搭[bǎi dā ]

    1.方言。炫示。

白打词语接龙

  • 1、1.打坐,参禅。
  • 2、1.羞惭貌;惊怖貌。
  • 3、1.收割草料。 2.起草。指初步写出文稿或画出画稿。
  • 4、1.除去棉花﹑向日葵等作物上的无用枝条,使养分集中。
  • 5、1.打岔。
  • 6、1.方言。胡扯,胡搅。
  • 7、1.谓干扰﹑阻止或打断他人的行为﹑工作或说话。 2.故意把话题扯开去。
  • 8、1.当差。
  • 9、1.插话。
  • 10、1. 佛教徒闭目静坐修行。
  • 11、1.打战,发抖。
  • 12、1.长期。
  • 13、1.维持广场秩序。
  • 14、1.吵闹;吵嘴。
  • 15、租用出租汽车;坐出租汽车:时间太紧了,咱们打个车去吧。
  • 16、1.赶逐。
  • 17、1.支撑,支持。
  • 18、1.用药物驱除消化道寄生虫(如蛔虫、绦虫)。2.拍打飞虫。
  • 19、1.恐惧。
  • 20、1.造船。
  • 21、1.方言。打架。
  • 22、1.旧时州县于立春日鞭土牛以祈丰年的习俗。
  • 23、1.从,由。 2.自从。
  • 24、1.干粗活。

白打的相关查询

白打的意思解释、白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