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ǎi shì  ]
  • ㄅㄞˇ ㄕˋ
  • DJ QA

百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言诸子百家。

引证解释

⒈  犹言诸子百家。

《汉书·叙传下》:“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
南朝 梁 江淹 《知己赋》:“採图辨纬,游璣访历,潜志百氏,沉神六经。”
唐 韩愈 《读<仪礼>》:“百氏杂家,尚有可取,况圣人之制度邪!”
宋 曾巩 《徐干<中论>目录序》:“盖 汉 承 周 衰及 秦 灭学之餘,百氏杂家与圣人之道并传。”
清 胡凤丹 《重刻<日损斋笔记>序》:“非贯穿经史,沉浸百氏,莫能道其单词。”

国语辞典

⒈  诸子百家。

《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下》:「纬六经,缀道纲,总百氏,赞篇章。」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薎王侯。」

百氏(bai shi)同音词

  • 1、百事[bǎi shì ]

    1.各种事务;事事。

  • 2、百试[bǎi shì ]

    1.多次试用。

  • 3、百室[bǎi shì ]

    1.一族或一族的人。《诗.周颂.良耜》﹕"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郑玄笺﹕"百室﹐一族也。"朱熹集传﹕"百室﹐一族之人也。"一说指众多的仓屋。参阅高亨《诗经今注》。 2.指众多房屋。 3.百户人家。百﹐举成数。

  • 4、百适[bǎi shì ]

    1.见"百谪"。

  • 5、白絁[bái shī ]

    1.白色的粗绸。

  • 6、白石[bái shí ]

    1.洁白的石头。 2.传说中的神仙的粮食。 3.枳椇子的别名。

  • 7、白实[bái shí ]

    1.枳椇子的别名。

  • 8、白食[bái shí ]

    1.不付代价而得到的食物。

  • 9、白矢[bái shǐ ]

    1.古代射礼的五种箭法之一。谓箭射穿靶子而露出其镞。

  • 10、白豕[bái shǐ ]

    1.白色的猪。 2.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后因以"白豕"喻浅见薄识。

百氏词语接龙

  • 1、1.犹称号。指远古传说中的贤明帝王的称号。亦代指这些贤明帝王。
  • 2、1.氏与姓。 2.指姓。 3.谓宗族谱系。
  • 3、1.世家大族的后裔。
  • 4、又称“氏族公社”。原始社会中以血缘关系联结起来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初为母系氏族,新石器时代末期起过渡到父系氏族。氏族内禁止通婚,实行族外婚,生产资料公有,集体生产,平均分配,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公共事务由推举产生的氏族首领管理,重大问题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随生产力提高,出现私有制和阶级,氏族制度解体。
  • 5、族志1.记载宗族谱系的著作。唐高俭等着有《大唐氏族志》一百卷。
  • 6、事繇1.见"事由"。
  • 7、事要1.指权柄。 2.事情的要领﹑要旨。 3.重要的事情。
  • 8、事业①所从事或经营的事情:作何事业|家里偌大的事业,全靠他一人支撑呢! ②成就;功业:事业心|干一番事业|男儿立事业|若非任城,朕事业不得就也。 ③有条理、有规模并有益于公众的事情:建设事业|共产主义事业。 ④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企业或私人团体开支其经费的社会工作。与“企业”相对:事业经费|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
  • 9、事宜关于事情的安排和处理:研究干部任免事宜。
  • 10、事义1.指文章的思想内容。 2.事理;情理。 3.谓以典故比喻事物的意义。 4.指典故的意义。
  • 11、事役1.劳役。 2.政务;公务。 3.指战事。
  • 12、事意1.事情的意义。 2.用意;意图。 3.犹事情,事务。
  • 13、事因1.事情的原委﹑因由。
  • 14、事用1.使用;应用。 2.犹干练。
  • 15、事由①事情的原委、来由:不问事由,即加训斥。 ②公文用语。指公文的主要内容。
  • 16、事证1.物证,证据。
  • 17、事职1.指周时冬官的具体职责。 2.职务;职责。 3.履行职务。
  • 18、事指1.行事的宗旨。
  • 19、事制1.谓政事的制度﹑法度。
  • 20、事质1.犹形质。
  • 21、事智1.运用智慧。
  • 22、事衷1.犹情理。
  • 23、事主1.事奉大夫。 2.事奉君主。 3.犹言事情的主要决策者,谋划者。 4.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5.指一般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
  • 24、事状1.事实情况。 2.犹行状。 3.指诉状所陈之事。

百氏的相关查询

百氏的意思解释、百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