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ū sì  ]
  • ㄔㄨ ㄙˋ
  • BM KMA

出嗣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过继给他人为子。

引证解释

⒈  过继给他人为子。

唐 皎然 《唐苏州开元寺律和和尚坟铭》:“我师出嗣兮遗教张,如何斯人兮天不臧。”
明 沉士龙 等《<搜神记>引》:“惟 晋武帝 子 秦献王 无嗣, 愍帝 尝以 吴王 晏 子出嗣 秦王,岂即 愍帝 邪?”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 罗德 是贱妾的亲哥,出嗣在母舅 罗 家的。”

出嗣(chu si)同音词

  • 1、触丝[chù sī ]

    1.投入罗网。

  • 2、触死[chù sǐ ]

    1.犯死罪。

  • 3、储思[chǔ sī ]

    1.谓专心致志,集中心思。 2.谓一心一意地寻求。

  • 4、储嗣[chǔ sì ]

    1.储君,太子。

  • 5、厨司[chú sī ]

    1.厨师。

  • 6、出死[chū sǐ ]

    1.效死;献出生命。

  • 7、除死[chú sǐ ]

    1.免死。

  • 8、除巳[chú sì ]

    1.指农历三月上巳节。旧俗于此日祓除不洁﹐故称。

  • 9、除四[chú sì ]

    1.赌具骰子名。又名除红﹑朱窝。

  • 10、楚丝[chǔ sī ]

    1.犹楚弄。

出嗣词语接龙

  • 1、1.三国魏阮籍的字。"竹林七贤"之一。
  • 2、1.继承。
  • 3、1.《左传.襄公三十年》:"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杜预注:"嗣,续也。"后因以"嗣产"为官吏能继承前贤事业的颂词。 2.承继的财产。
  • 4、1.继承美德。
  • 5、1.谓继承法度或方法。 2.谓继承循守佛法。 3.指继承佛法者。
  • 6、1.指承继前贤者。
  • 7、1.谓承袭先人而受封。
  • 8、1.谓继前人而敬受。
  • 9、1.谓继承先人的事业。 2.指继承帝位。
  • 10、1.谓接续或取代他物的功用。
  • 11、1.谓书画传承。
  • 12、1.以后。
  • 13、1.继位的帝王。
  • 14、徽:美好。继承前人的美好德业:陛下嗣徽,特蒙眷齿。
  • 15、1.子孙。
  • 16、1.承袭爵位。
  • 17、1.继位的国君。 2.称皇太子为嗣君。 3.称别人的儿子。
  • 18、1.谓应历数而继皇位。
  • 19、1.谓继承君位。
  • 20、1.谓继登皇位。
  • 21、1.谓继承前人美德。
  • 22、1.出继的儿子称所继嗣一方的母亲。
  • 23、1.继嗣的儿子。
  • 24、1.谓相继为虐。

出嗣的相关查询

出嗣的意思解释、出嗣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