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ián qiú  ]
  • ㄑ一ㄢˊ ㄑ一ㄡˊ
  • IGGJ JNN

潜虬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潜虬”。

引证解释

⒈  见“潜虯”。亦作“潜虬”。亦作“潜虯”。

⒉  犹潜龙。喻有才德而未为世重用之人。

晋 左思 《蜀都赋》:“下高鵠,出潜虯。”
《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潜虯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李善 注:“虯以深潜而保真,鸿以高飞而远害。今已婴俗网,故有愧虯鸿也。”
唐 李白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令弟经济士,謫居我何伤。潜虬隐尺水,著论谈兴亡。”
唐 孟郊 《寄张籍》诗:“浮云何当来,潜虬会飞腾。”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李白 称之为‘经济士’,又称之为‘潜虯’(卧龙)。”

⒊  无名指。

《全唐诗》卷八七八载《招手令》:“潜虯阔玉柱三分,奇兵阔潜虯一寸。”
自注:“潜虯,无名指也。”

潜虬(qian qiu)同音词

  • 1、千秋[qiān qiū ]

    ①千年时间。形容时间很长: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千秋万古无消息。 ②对别人生日的敬词: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 ③对人死的委婉说法:太后千秋之后,王弃国家,而太子即位,公子贱于布衣。

  • 2、諐囚[qiān qiú ]

    1.治罪拘押。

  • 3、前秋[qián qiū ]

    1.去年秋天。

  • 4、铅球[qiān qiú ]

    1.田径运动使用的投掷器械之一。球形﹐用铁或铜做外壳﹐中心灌铅。 2.田径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用手托住铅球﹐在投掷圈内以滑步等形式用单手将球自肩上方推出﹐落入规定区域内为有效。

  • 5、箝求[qián qiú ]

    1.探求。

潜虬词语接龙

  • 1、1.传说中的虬龙与螭龙。 2.比喻汉字书法中的篆书。
  • 2、1.龙床。旧称皇帝的床榻。
  • 3、1.饰有龙形花纹的车盖。 2.比喻枝叶茂盛的树顶。
  • 4、1.亦作"虬宫"。 2.虬龙隐藏的地方。
  • 5、1.如虬龙般令人厌恶之貌。
  • 6、1.犹龙虎。比喻君臣或贤人。
  • 7、1.即龙门。
  • 8、1.虬龙的鳞甲。亦用以形容鳞状物。
  • 9、1.亦作"虬驾"。 2.饰以虬龙图形的车驾。
  • 10、1.亦作"虬箭"。 2.古时漏壶中的箭。水满箭出﹐用以计时。箭有虬纹﹐故称。
  • 11、1.亦作"虬角"。 2.虬龙的角。亦借指虬龙。
  • 12、1.盘曲交结。
  • 13、1.盘曲而有力。
  • 14、1.亦作"虬卷"。 2.盘屈貌。
  • 15、1.亦作"虬柯"。 2.盘屈交结的枝条。
  • 16、1.曲折的栏杆。
  • 17、1.如虬龙般地耸立。形容姿态矫健。
  • 18、1.传说中的一种龙。 2.比喻盘曲的篆字。 3.比喻盘屈的树枝。
  • 19、1.饰有虬龙形的香炉。
  • 20、1.古代帝皇乘坐的饰有龙形的车子。
  • 21、1.亦作"虬盘"。 2.虬龙盘曲。亦喻怀才隐居。 3.盘曲貌。
  • 22、1.亦作"虬蟠"。 2.谓盘屈如虬龙。
  • 23、1.亦作"虬曲"。 2.盘屈貌。
  • 24、1.亦作"虬屈"。 2.盘屈貌。

潜虬的相关查询

潜虬的意思解释、潜虬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