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ā lǐ  ]
  • ㄨㄚ ㄌ一ˇ
  • KFF WJF

哇俚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鄙俗。

引证解释

⒈  鄙俗。

《辽史·乐志》:“杂戏…… 杜佑 以为多幻术,皆出西域,哇俚不经,故不具述。”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跋石晋熊曒诗后》:“五季道衰文丧,当时操笔牘士,率皆哇俚浅下,杂乱无章。”

哇俚(wa li)同音词

  • 1、瓦里[wǎ lǐ ]

    1.辽代官署名。宫帐﹑部族皆设之。宗室﹑外戚﹑大臣犯罪者,家属皆没入于此。

  • 2、瓦砾[wǎ lì ]

    碎掉的砖瓦石块。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毫无用处的东西,真是一堆瓦砾。

哇俚词语接龙

  • 1、1.粗俗,不文雅。
  • 2、1.粗俗不雅的文辞。
  • 3、1.粗俗浅陋的辞语。
  • 4、1.指古代南方黎族聚居的山区。
  • 5、1.方言。他们。
  • 6、1.粗俗;粗劣。
  • 7、1.俗人之耳。指没有欣赏音乐能力的人。
  • 8、1.民间妇女。
  • 9、民间歌谣。
  • 10、1.俚俗浅近。
  • 11、1.聊赖,寄托。
  • 12、1.粗俗直率。
  • 13、1.百姓;平民。
  • 14、1.粗俗浅陋。
  • 15、通俗的歌曲。也叫俗曲。
  • 16、1.粗俗之人。 2.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
  • 17、1.南诏语"百姓"的音译。
  • 18、1.见识浅陋的儒生。
  • 19、1.普通百姓家庭。
  • 20、1.民间的说法。
  • 21、粗俗。
  • 22、1.民间的,鄙陋的议论。 2.谓浅近的语句。用于自谦。
  • 23、1.指民间。
  • 24、1.粗俗淫秽。

哇俚的相关查询

哇俚的意思解释、哇俚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