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ín ɡuǎn  ]
  • 一ㄣˊ ㄍㄨㄢˇ
  • QVY TPN

银管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饰银的毛笔管或白色的笔管。

⒉  指以银作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管乐器。

引证解释

⒈  指饰银的毛笔管或白色的笔管。

南唐 韩定辞 《答马彧》诗:“盛德好将银管述,丽词堪与 雪儿 歌。”
一本作“银笔”。 元 袁桷 《薛涛笺》诗之一:“蜀王 宫树雪初消,银管填青点点描。”
清 周亮工 《鲁参戎君宠》诗:“顾我空餘银管在,纪君十度透重围。”

⒉  指以银作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管乐器。参见“银字”。

元 张翥 《春日泛湖陪李旻德融席上作》诗:“緑尊兴极频呼酒,银管声高正辊絃。”

国语辞典

⒈  以银为管的毛笔。后泛指笔。

元·袁桷〈薛涛牋〉诗二首之一:「蜀王宫树雪初消,银管填青点点描。」

⒉  箫管类的乐器。

银管(yin guan)同音词

  • 1、音官[yīn ɡuān ]

    1.乐官。

  • 2、荫官[yīn ɡuān ]

    1.凭上代功勋而获得的官职。

  • 3、禋祼[yīn ɡuàn ]

    1.禋祀时酌酒灌地以祈神。

  • 4、吟观[yín ɡuān ]

    1.吟咏观赏。

  • 5、引灌[yǐn ɡuàn ]

    1.引水灌溉。

  • 6、印官[yìn ɡuān ]

    1.明清制度,从布政使到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官皆用正方印,故称"正印官"或"印官"。其他临时差委以及非正规系统官员,则用长方印。

  • 7、阴官[yīn ɡuān ]

    1.雨师﹔水神。 2.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 3.臣下。古时以为君为阳﹐臣为阴﹐故称。 4.冥官。

  • 8、阴管[yīn ɡuǎn ]

    1.代表秋冬节气的律管。

  • 9、银关[yín ɡuān ]

    1.辉煌华美的门阙。 2.银钱关子。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开始发行的一种区域性纸币。初为汇票性质﹐后成流通货币。数年后因不能全部兑现﹐商人不愿使用而由地方政府加以抑配。

  • 10、银官[yín ɡuān ]

    1.主持采炼银矿的官员。

银管词语接龙

  • 1、圆而细长中间空的东西:自来水~。
  • 2、〈方〉①径自:他水也没喝一口,~回家去了。 ②只管;只顾:让他们去商量吧,我们~干。
  • 3、1.统管;包摄。
  • 4、1.统管各种事务。
  • 5、1. 把电子管的各接头引出,并机械地固定于其上的插口。
  • 6、1.保证;一定。
  • 7、1.谓供应的食物让人吃饱。 2.能饱肚﹐耐饥。
  • 8、完全有把握;保证:~成功丨有了水和肥,~能多打粮食。
  • 9、1.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的并称。两人相知最深。后常用以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
  • 10、1.亦作"管闭"。 2.关闭。
  • 11、1. 用钢管充当的井壁。
  • 12、管状的材料,如钢管、陶管等。
  • 13、1.周武王弟管叔鲜与蔡叔度的并称。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蔡流言于国﹐谓"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避居东都﹐后成王迎周公归﹐管蔡惧﹐挟纣子武庚叛﹐成王命周公讨伐﹐诛杀武庚与管叔鲜﹐流放蔡叔度﹐其乱终平。事见《书.金縢》及《史记.管蔡世家》。
  • 14、1.旧时纱厂中的小工头。
  • 15、1.即管城子。
  • 16、1.清末新军制﹐统辖一营的长官称为管带。海军的舰长亦称管带。
  • 17、犹招待:早晚茶饭衣食,好生管待。
  • 18、1.犹包管。
  • 19、1.犹勾当。掌管;办理。
  • 20、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管子,用来输送或排除流体(如水蒸气、煤气、石油、水等)。
  • 21、1.一定。 2.加以固定;拴牢。 3.看管住。
  • 22、分段管理的地段:这一~的治安状况良好。
  • 23、1.犹供顿。供应食宿及行旅之所需。
  • 24、1.多半﹐大都。

银管的相关查询

银管的意思解释、银管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