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国家铸造的货币。
⒈ 指国家铸造的货币。置公币,谓国家将货币预付给馀粮户作为订购粮食的款项。
引《管子·山国轨》:“然后调立环乘之币,田轨之有餘於其人食者,谨置公币焉。”马非百 新诠:“公币,《山至数篇》作‘公钱’,指封建国家自行铸造之货币,即 贾谊 所谓之法钱(《汉书·食货志》)。”
1. 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区别于“写意”)。如:这是一幅很出色的工笔画。
1.大璧。
1.亦作"共弊"。 2.《论语.公冶长》:"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谓甘愿始终共享车马衣裘等物。后用为同甘共苦的典实。
1.见"共敝"。
1.工整的笔画。
〈书〉大璧,泛指珍宝:这些藏书对于他来说不啻~。
1.犹唇齿。比喻彼此相依﹐关系密切。
1.宫殿的台阶。常借指皇宫或朝廷。
1.宫中的侍女。
公币的意思解释、公币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