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hī zhào  ]
  • ㄓ ㄓㄠˋ
  • PYQ VKF

祗召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奉召,被召。

引证解释

⒈  犹奉召,被召。 唐 刘禹锡 有《送分司陈郎中祗召直史馆重修实录》诗。

《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注:“言 庾 被召而旋帝京,已守官而莅南服也。”

祗召(zhi zhao)同音词

  • 1、指爪[zhǐ zhǎo ]

    1.指甲。 2.趾甲;爪子。 3.喻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2、植棹[zhí zhào ]

    1.犹言停船。

  • 3、趾爪[zhǐ zhǎo ]

    1.脚爪。

  • 4、制诏[zhì zhào ]

    1.皇帝的命令。

  • 5、智照[zhì zhào ]

    1.佛教语。谓智慧遍照。 2.泛指智慧明察。

  • 6、知照[zhī zhào ]

    1.知晓。 2.通知;关照。 3.旧时亦作下达公文用语。

  • 7、执照[zhí zhào ]

    由政府专门机构发给的准许从事某事的文字凭证。泛指证明、凭据:驾驶执照|营业执照|我这几天正在办执照。

  • 8、质照[zhì zhào ]

    1.凭证,明证。

祗召词语接龙

  • 1、1.召来按问。
  • 2、1.征拜;任命。
  • 3、1.取保;找保人。
  • 4、1.征召未仕的士人为官。
  • 5、1.招人租种土地。
  • 6、1.见"召父杜母"。
  • 7、1.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 8、1.犹征调。
  • 9、1.犹调令。古代上级征调下级的凭证。符,符节﹑符信。
  • 10、1.征召贡举。
  • 11、1.唐代官府为强迫百姓纳税服役而巧立之名目。
  • 12、1.号召。
  • 13、1.呼唤;通知;交代。
  • 14、1.呼唤。
  • 15、1.调回来。 2.叫回来(多用于抽象方面)。
  • 16、1.谓召请箕仙问吉凶的一种迷信活动。
  • 17、1.招集;聚合。
  • 18、①君王或上司叫臣民或下属来见面:皇上召见|听说市长要召见你。 ②外交部通知外国驻本国使节前来洽谈事宜。
  • 19、1.举行(会议)。
  • 20、1.犹召租。
  • 21、1.亦作"召猛"。 2.傣族土司。傣语的音译,意为"一勐之主"。勐,意为地方。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旧时的行政区划单位。
  • 22、1.见"召勐"。
  • 23、1.蒙古族喇嘛教的寺庙。
  • 24、1.君主召见之命。

祗召的相关查询

祗召的意思解释、祗召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