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ū tì  ]
  • ㄕㄨ ㄊ一ˋ
  • SYC UXHJ

梳剃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理发剃须。

引证解释

⒈  理发剃须。

元 无名氏 《永乐宫壁画题记》:“刀镊上(工) 陈七子 夫妇,坐茶肆梳剃。一日有道人携百金来剃鬚髮,纔剃即生,随生随剃,如是自旦迨暮,夫妇手几脱腕,知其异人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飞云渡》:“主人怒此婢,遣嫁业梳剃者。”

梳剃(shu ti)同音词

  • 1、束题[shù tí ]

    1.指束股,八股文的末段。

  • 2、疏剔[shū tī ]

    1.清理剔除。

  • 3、疏逖[shū tì ]

    1.亦作"?逖"。亦作"疎逖"。亦作"踈逖"。 2.指荒远之地。 3.指荒远地方的人。 4.疏远﹐闲散。

  • 4、术悐[shù tì ]

    1.怵惕。戒惧警惕。

  • 5、曙体[shǔ tǐ ]

    1.犹言识大体。

  • 6、书题[shū tí ]

    1.指书信。 2.泛指写在书籍前或后的文字。 3.书籍的标题。

  • 7、书体[shū tǐ ]

    1.字体。 2.文体。

梳剃词语接龙

  • 1、1.指削发出家。
  • 2、1.刮脸。
  • 3、1.翦灭;消灭。
  • 4、1.剃发,理发。 2.指落发出家。
  • 5、1.谓剃去毛发。
  • 6、1.刮去毛发用的刀子。
  • 7、1. 佛教用语,指给要出家的人剃去头发。
  • 8、1.落发出家。
  • 9、1.剃头工匠。今称理发师。
  • 10、1.按照图样剪裁。今山东方言犹称剪样为剃样。
  • 11、发工1.制作假发的工匠。鬀,通"髢"。
  • 12、发令1.清统治者强迫汉人依满俗剃去前半部头发的命令。也称"剃发令"。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政府颁布剃发令,后以人心不服,暂缓执行。次年攻下江南,重申此令,规定:凡清军所到之处,限十日内,尽弃明朝衣冠,皆依满族习俗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违者处死。参阅《清史稿.世祖纪一》。
  • 13、光头1.比喻在评比﹑竞赛等活动中没有任何名次或一分未得。
  • 14、头挑子一头热1.过去理发师的担子一头为板凳与工具箱,一头为火炉,因称"剃头挑子一头热"。用以比喻一厢情愿。
  • 15、俶建1.建造;建立。
  • 16、俶灵1.天赋的聪明才智。
  • 17、俶乱1.诡奇杂乱。
  • 18、俶落1.始,开始。
  • 19、俶奇1.奇异。
  • 20、俶迁1.始迁。
  • 21、俶扰1.开始扰乱。 2.骚扰;扰乱。 3.动乱。
  • 22、俶倘1.见"俶傥"。
  • 23、俶傥1.亦作"俶倘"。 2.卓异不凡。 3.豪爽洒脱。
  • 24、俶献1.古代把应时珍美新物献给国君,称俶献。

梳剃的相关查询

梳剃的意思解释、梳剃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