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ā lā  ]
  • ㄏㄚ ˙ㄌㄚ
  • KWG KSKJ

哈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方〉:本是形容刀砍物的声音。在元曲中称杀人为哈喇。

趁早将他哈喇了。

kill; slaughter;

⒈  口:形容食用油类、油料作物果实或含油食品久置后味道怪异。

这些花生米放哈喇了,扔了吧。

rancid;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哈剌”。

⒉  蒙古语。杀头;杀死。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似这等姦邪逆贼,留着他终是祸根,不如送他去 汉 朝哈喇,依还的甥舅礼两国长存。”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四折:“周桥 上骗钱也是我,若不饶便哈剌了罢。”
《说岳全传》第十八回:“既是奸臣,吩咐哈喇了罢。”

⒊  引申指砍杀声。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虏骄》:“听马前哈喇,千里血染猩猩。”

⒋  蒙古语。指黑色。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元 人以本国语命名,或取颜色,如……哈剌者,黑也。”

⒌  方言。形容油腻食物的变质味。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一时也辨不出是香,是臊,是甜甘,是哈喇,那气味一直扑到脸上来。”
王蒙 《深的湖》:“封皮上发出一股油乎乎的哈喇味儿。”

国语辞典

⒈  毛织物。为呢绒的最上品,产于俄国。

《老残游记·第四回》:「穿了一双抓地虎靴子、紫呢夹袍、天青哈喇马褂。」

⒉  我国少数民族佤族的别称。参见「佤族」条。

⒈  油质食物的腐酸味。亦作 「哈拉」、「哈辣」。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安老爷但觉一股子奇香异气,又像生麝香味儿,又像松子儿味儿,一时也辨不出是香,是臊,是甜甘,是哈喇。」

⒉  杀死、杀害。为蒙古语 alaqu的音译。元·无名氏也译作「阿剌」、「哈剌」、「哈兰」。

《谢金吾·第三折》:「但那杨景是一个郡马,怎好就是这等自作主张,将他只一刀哈喇了。」

英语翻译

rancid, to kill, to slaughter

法语翻译

- , -

哈喇(ha la)同音词

  • 1、哈剌[hā lá ]

    1.见"哈喇"。

哈喇词语接龙

  • 1、①管乐器名。多用铜制成,上细下粗,尾端向外张开:吹喇叭|喇叭声响。 ②即“扬声器”(406页)。 ③喇叭筒状的:喇叭花|喇叭裤。
  • 2、1.亦作"喇唬"。 2.凶恶无赖。
  • 3、1.见"喇虎"。
  • 4、1.指流氓﹑无赖。
  • 5、1.象声词。
  • 6、喇嘛教的僧人,原为一种尊称。[藏]
  • 7、1.方言。怠慢。
  • 8、1.即喇子。红宝石。
  • 9、1.谓流氓无赖及刁滑凶悍者。 2.宝石名。色红﹑透明,俗称红宝石。
  • 10、1.犹夸口,说大话。
  • 11、叭花牵牛花的通称。
  • 12、叭裤膝以上部位较贴身,膝以下逐渐展开,至脚口宽大为喇叭式的西裤。显示臀部合体,脚口处飘逸。适宜男女青少年穿用。
  • 13、叭筒1.话筒的俗称。指微音器和传声筒。参见"微音器"﹑"传声器"。
  • 14、1.也作"蝲蝲蛄"。 2.即蝼蛄。
  • 15、嘛教在我国西藏、内蒙古等地区流行的一种宗教。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西藏以后,搀入了本地固有的宗教成分,为了区别于一般的佛教,称为喇嘛教。
  • 16、叭叭1.方言。形容走起路来两腿分开一歪一斜的样子。
  • 17、忽忽1.方言。对什么都不在意,马马虎虎。
  • 18、拉歌1.集会或行军时相互邀请唱歌。
  • 19、拉钩(~儿)两人用右手食指或小拇指互相钩着拉一下,表示守信用,不反悔。
  • 20、蜡盘1.插蜡烛的盘状器物。
  • 21、蜡珀1.黄色的琥珀。
  • 22、蜡酺1.年终祭祀后会饮。
  • 23、蜡扦(~儿)上有尖钉下有底座可以插蜡烛的器物。
  • 24、蜡染一种染花布的工艺。用熔化的黄蜡在白布上绘制图案,染色后煮去蜡质,现出白色图案。

哈喇的相关查询

哈喇的意思解释、哈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