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长枝条。抵抗,格斗。
⒈ 长枝条。
引《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蛭蜩蠼猱,獑胡豰蛫……夭蟜枝格,偃蹇杪颠。”李善 注:“郭璞 曰:皆獼猴在树暴戏姿态也。 《埤苍》曰:格,木长貌也。”《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珊瑚初生磐石上,白如菌,一岁而黄,三岁赤,枝格交错,高三四尺。”
⒉ 抵抗,格斗。
引王树枬 《武汉战纪》:“我兵益奋怒,前者伤,后者继,枝格久之。”
1.葛布。
1.志向操守。
1.则个。助词。略近于"着"﹑"者"。
1.亦作"直合"。 2.官名。北齐时属左﹑右卫。隋承其制,亦有此官。 3.官名。宋时称供职龙图阁﹑秘阁等机构者为"直阁"。位次于修撰。 4.官名。亦谓供职于馆阁。
1.见"只个"。
1.停止干戈,平息战事。
1.肢体肌肤。支,"肢"的古字。
1.用纸糊贴窗﹑壁的房屋。多为清贫者所居。
1.对侄子的爱称。
1.裁剪切割。 2.割让。 3.谓分封割据。 4.主宰;操纵。
枝格的意思解释、枝格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