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ú shì  ]
  • ㄩˊ ㄕˋ
  • JMHY QA

禺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或以为即月氏。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或以为即 月氏。

《管子·揆度》:“至於 尧 舜 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 禺氏 之玉,南贵 江 汉 之珠。”
尹知章 注:“禺氏,西北戎名,玉之所出。”
《逸周书·王会》:“禺氏 騊駼。”
孔晁 注:“禺氏,西北戎夷。”

禺氏(yu shi)同音词

  • 1、与时[yǔ shí ]

    1.追逐时机。

  • 2、迂士[yū shì ]

    1.犹迂儒。

  • 3、浴室[yù shì ]

    1.供洗澡的房间。

  • 4、虞师[yú shī ]

    1.古掌山泽的官。

  • 5、预示[yù shì ]

    1.事先显示。

  • 6、预事[yù shì ]

    1.参与其事。 2.干预其事。

  • 7、预视[yù shì ]

    1. 字符识别中,试图得到有关输入源文献上字符的初步情况的过程;这些情况可包括墨水密度范围,相对位置等等,在字符识别的规格化步骤中起辅助作用。

  • 8、宇室[yǔ shì ]

    1.房舍。借指家庭。

  • 9、狱史[yù shǐ ]

    1.决狱的官。

  • 10、狱市[yù shì ]

    1.指狱讼以及市集交易。《史记.曹相国世家》:"惠帝二年﹐萧何卒……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下:"狱也﹐市也﹐二事也。狱如教唆词讼﹐资给盗贼;市如用私斗秤欺谩变易之类﹐皆奸人图利之所﹐若穷治则事必枝蔓﹐此等无所容﹐必为乱﹐非省事之术也。"宋苏轼《御试制科策》:"伏惟制策有治当先内﹐或曰何以为京师;政在擿奸﹐或曰不可挠狱市。此皆一偏之说﹐不可以不察

禺氏词语接龙

  • 1、1.犹称号。指远古传说中的贤明帝王的称号。亦代指这些贤明帝王。
  • 2、1.氏与姓。 2.指姓。 3.谓宗族谱系。
  • 3、1.世家大族的后裔。
  • 4、又称“氏族公社”。原始社会中以血缘关系联结起来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初为母系氏族,新石器时代末期起过渡到父系氏族。氏族内禁止通婚,实行族外婚,生产资料公有,集体生产,平均分配,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公共事务由推举产生的氏族首领管理,重大问题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随生产力提高,出现私有制和阶级,氏族制度解体。
  • 5、族志1.记载宗族谱系的著作。唐高俭等着有《大唐氏族志》一百卷。
  • 6、事繇1.见"事由"。
  • 7、事要1.指权柄。 2.事情的要领﹑要旨。 3.重要的事情。
  • 8、事业①所从事或经营的事情:作何事业|家里偌大的事业,全靠他一人支撑呢! ②成就;功业:事业心|干一番事业|男儿立事业|若非任城,朕事业不得就也。 ③有条理、有规模并有益于公众的事情:建设事业|共产主义事业。 ④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企业或私人团体开支其经费的社会工作。与“企业”相对:事业经费|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
  • 9、事宜关于事情的安排和处理:研究干部任免事宜。
  • 10、事义1.指文章的思想内容。 2.事理;情理。 3.谓以典故比喻事物的意义。 4.指典故的意义。
  • 11、事役1.劳役。 2.政务;公务。 3.指战事。
  • 12、事意1.事情的意义。 2.用意;意图。 3.犹事情,事务。
  • 13、事因1.事情的原委﹑因由。
  • 14、事用1.使用;应用。 2.犹干练。
  • 15、事由①事情的原委、来由:不问事由,即加训斥。 ②公文用语。指公文的主要内容。
  • 16、事证1.物证,证据。
  • 17、事职1.指周时冬官的具体职责。 2.职务;职责。 3.履行职务。
  • 18、事指1.行事的宗旨。
  • 19、事制1.谓政事的制度﹑法度。
  • 20、事质1.犹形质。
  • 21、事智1.运用智慧。
  • 22、事衷1.犹情理。
  • 23、事主1.事奉大夫。 2.事奉君主。 3.犹言事情的主要决策者,谋划者。 4.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 5.指一般民事纠纷中双方当事人。
  • 24、事状1.事实情况。 2.犹行状。 3.指诉状所陈之事。

禺氏的相关查询

禺氏的意思解释、禺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