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帷帽。
引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只如 吴道子 画 仲由,便戴木剑; 阎令公 画 昭君,已著幃帽。殊不知木剑创於 晋 代,幃帽兴於国朝。”唐 张元一 《咏静乐县主》诗:“马带桃花锦,裙衔緑草罗。定知幃帽底,仪容似大哥。”
1.体貌魁梧。
1.同"伟茂"。
1.旧指在官府当差的人耽误了点卯。
1.假冒;冒充。
1.犹伪态。虚伪的态度。
1.杂而滥。
1.见"帷帽"。
1.亦作"帷冒"。 2.周围垂网的帽子。唐时妇女通用,至宋代,男子远行亦用之。
1.盛大。
1.清代的一种凉帽。无帽檐,以竹丝或藤作胎,面料用纱。清代作为礼帽的红缨帽,在夏秋季即以纬帽为之。
帏帽的意思解释、帏帽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