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ī yà  ]
  • ㄉ一 一ㄚˋ
  • WQA GO

低亚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低垂。亚,低压。

⒉  谓不稳妥,不慎重。

⒊  低哑,声音低而涩滞嘶哑。

引证解释

⒈  低垂。亚,低压。

宋 孙浩然 《离亭燕》词:“天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良夜迢迢,闲庭寂静,花枝低亚。”
清 陈维崧 《河传·黄蔷薇》词:“樱桃已谢,牡丹开罢,蔷薇满榭。夕阳漫漫,一架低亚,檀痕污粉帕。”
鲁迅 《野草·秋夜》:“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

⒉  谓不稳妥,不慎重。

明 汤显祖 《紫钗记·哭收钗燕》:“灯影里挑心非正大,坠釵儿纳采真低亚。就里有些怕,易相交必定意情杂,容易撇人下。”

⒊  低哑,声音低而涩滞嘶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更愁闻百花深处,鶯声低亚。”

国语辞典

⒈  低平矮小。

明·凌蒙初《红拂纪·第三出》:「俺立马踟蹰,具曲坊幽静,那小门低亚。」

低亚(di ya)同音词

  • 1、涤雅[dí yǎ ]

    1.梁雅乐歌名。沈约制。

  • 2、低压[dī yā ]

    1.物理学上指较低的压力。 2.较低的电压,通常指二百五十伏特以下的电压。 3.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的压力。也叫舒张压。

  • 3、低哑[dī yǎ ]

    1.象声词。形容门开合之声。 2.谓声音低而嘶哑。

  • 4、抵押[dǐ yā ]

    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不动产作为清偿债务的担保而不移转占有的法律行为。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将抵押物折价或以变卖抵押物的价款较其他债权人优先受偿。

  • 5、抵鸦[dǐ yā ]

    1.古时安南舁人法的一种。

  • 6、狄牙[dí yá ]

    1.即易牙。春秋时人。长于烹调,善逢迎,传说曾烹其子为羹献齐桓公以取宠。管仲死后,与竖刁﹑开方专权乱齐。

低亚词语接龙

  • 1、1.同一流人物。
  • 2、1.即阿婆。对老年妇人的尊称。
  • 3、1.周制,卿分上﹑中﹑下三级,次者为中卿,又称亚卿。 2.唐以后太常寺等官署少卿的别称。
  • 4、1.类似,好似。
  • 5、1.谓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 2.指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的人。 3.指某一技艺仅次于前代圣手的人。 4.特指孟子。元文宗时,封孟轲为邹国亚圣公;明世宗时,去其封号,只称亚圣。
  • 6、1.副帅。
  • 7、1.类似,好像。
  • 8、1.冬至。
  • 9、1.指职位仅次于宰相的官。古称宰相为台辅。因以谓仅次于其位者为亚台。 2.唐代御史大夫的别称。
  • 10、1.见"亚駝"。
  • 11、1.亦作"亚驼"。 2.神名。宋代出现《诅楚文》刻石三起,其文皆为秦王告求大神制克楚兵。唯大神名称,三刻石各异,其一为亚駝。亚駞,即《礼记.祀器》中所言恶池(今之滹沱河),盖以水名为神名。
  • 12、1.一种名贵的香料。
  • 13、1.柯尔克孜语。万岁。
  • 14、1.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
  • 15、1.指官位次于丞相的大臣。 2.指继先人而居相位的人。 3.御史大夫的别称。秦汉时,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丞相缺人,常以之递升,故唐以后有此别称。
  • 16、1.指古青铜器上的"亚"字形饰纹。
  • 17、1.形容中间细两头粗的样子。
  • 18、1.少尹的别称。
  • 19、1.谓名列第二。 2.明清时报子对乡试第一名解元以下举人的恭维称呼。
  • 20、全称“亚细亚洲”。在东半球的东北部,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西靠地中海和黑海。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人口3296亿(1992年),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地形起伏大,山地和高原占全洲面积的75%。地势中部高,四周较低。全洲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森林和水能资源以及农产品和石油、镁、铁、锡等矿产资源丰富。居民以黄种人为主,约占全洲人口的60%以上,其次是白种人,黑种人很少。共有近五十个国家和地区。
  • 21、1.周代辅助太祝的祭祀之官。
  • 22、1.谓依次铺排。
  • 23、《圣经》中的人物。据《创世纪》记载,上帝用泥土造出了男人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出了女人夏娃。后来亚当、夏娃偷吃了伊甸园的禁果,被上帝赶到大地上,于是他们就在大地上生活,繁衍后代。
  • 24、1.谓声誉﹑地位并列,同等。

低亚的相关查询

低亚的意思解释、低亚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