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ǐn shí  ]
  • ㄇ一ㄣˇ ㄕˊ
  • TXT YKW

敏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聪明博识。

引证解释

⒈  聪明博识。

唐 韩愈 《为韦相公让官表》:“臣本非长才,又乏敏识,学不能通达经训,文不足缘饰吏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五贤附察》:“丁丑冬, 江陵 夺情…… 弇州 首辅传中姗笑之,谓 江陵 敏识人,而瞀乱若此,知其不久矣。”

敏识(min shi)同音词

  • 1、民师[mín shī ]

    1.古代管理民事之官。 2.民众的师表。 3.民办学校教师的简称。

  • 2、民时[mín shí ]

    1.犹农时。

  • 3、民食[mín shí ]

    1.人民的食粮。

  • 4、民史[mín shǐ ]

    1.民众的历史。

  • 5、民事[mín shì ]

    1.犹国政。 2.泛指民间诸事;民政事务。 3.指力役之事。 4.指农事。 5.泛指民间生活情事。 6.有关民法的。

  • 6、民室[mín shì ]

    1.民家;民家房屋。

  • 7、珉石[mín shí ]

    1.似玉的美石。

  • 8、悯世[mǐn shì ]

    1.忧世。

敏识词语接龙

  • 1、1.赏识并提拔。
  • 2、1.谓了解﹑认识事物之变化。
  • 3、1.识别辨认。
  • 4、1.识别辨认。辩﹐通"辨"。
  • 5、1.辨认﹔鉴别。
  • 6、1.识见及才能。
  • 7、1.识见和气度。
  • 8、1.识知察觉。
  • 9、穿1.说破。
  • 10、1.有识见﹐能洞达事理。 2.识鉴并洞达。
  • 11、1.识知圣道。 2.识途。
  • 12、1.懂得﹐知道。
  • 13、1.《旧唐书.张弘靖传》﹕"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后以"识丁"指识字。
  • 14、1.识见与器度。
  • 15、1.见地和决断。
  • 16、1.犹识荆。
  • 17、1.识鉴。
  • 18、1.能识别货物的好坏。 2.指能鉴别人。
  • 19、1.亦作"识几"。 2.谓知晓事物发生变化的几微迹象。
  • 20、1.见"识机"。
  • 21、1.心理学名词。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反复感知的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暂时联系。它是记忆的必要前提。
  • 22、1.识见和节操。
  • 23、1.见解﹔见识。
  • 24、1.亦作"识鉴"。 2.见地和鉴别人材能力。

敏识的相关查询

敏识的意思解释、敏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