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iān shènɡ  ]
  • ㄑ一ㄢ ㄕㄥˋ
  • TFK TUX

千乘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兵车千辆。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战国时期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复姓。

引证解释

⒈  兵车千辆。古以一车四马为一乘。

《左传·襄公十八年》:“鲁 人、 莒 人皆请以车千乘自其乡入。”
《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駟,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畋於海滨。”
清 毕沅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

⒉  战国 时期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

《韩非子·孤愤》:“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
汉 刘向 《说苑·至公》:“夫不以国私身捐千乘而不恨,弃尊位而无忿,可以庶几矣。”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篮舆置纸笔,得句轻千乘。”
明 何景明 《鲁连》诗:“不受万户侯,长揖千乘君。”

⒊  复姓。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辨证》:“千乘,邑名也,其先食邑者,因以为氏。”

国语辞典

⒈  千辆马车。

《左传·襄公十八年》:「鲁人、莒人皆请以车千乘自其乡入。」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畋于海滨。」

⒉  周制国家有事,诸侯出车千乘,故以千乘为诸侯的代称。战国时称诸侯国小者为千乘,大者为万乘。

《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韩非子·孤愤》:「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所以公患也。」

千乘(qian sheng)同音词

  • 1、千生[qiān shēnɡ ]

    1.犹言生生世世。

  • 2、迁升[qiān shēnɡ ]

    1.亦作"迁升"。亦作"迁升"。 2.谓进升官职。

  • 3、迁声[qiān shēnɡ ]

    1.变革声气。指在文坛上创立新风气。

  • 4、千乘[qiān shènɡ ]

    ①形容兵车很多:革车千乘|千乘万骑入咸阳。 ②战国时,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凡法术之难行也,不独万乘,千乘亦然。

  • 5、前生[qián shēnɡ ]

    1.先出生。 2.原为佛教语。谓前一辈子﹐对今生而言。

  • 6、前声[qián shēnɡ ]

    1.古典戏曲用语。元明杂剧的每支曲子须标明其所属的宫或调﹐同一折中宫调相同的各曲﹐只在第一支曲前标明调名﹐其后各曲﹐则标"前声"或"前调"。

  • 7、前圣[qián shènɡ ]

    1.古代圣贤。

  • 8、遣声[qiǎn shēnɡ ]

    1.犹发音。

  • 9、浅声[qiǎn shēnɡ ]

    1.轻声,小声。

  • 10、签声[qiān shēnɡ ]

    1.古代晩间报更时﹐更筹掷地的响声。

千乘词语接龙

  • 1、1.古代指战车和军旗。
  • 2、1.乘坐大夫的车子。《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杜预注:"轩﹐大夫车。"后用以指做官。
  • 3、1.同"乘势"。
  • 4、1.乘车。茵,车垫,因以代车。
  • 5、1.登上城墙。谓守卫疆域。
  • 6、1.亦作"乘轝"。亦作"乘轝"。 2.坐车子。
  • 7、1.亦作"乘御"。 2.驱使车马行进。 3.驱使,役使。
  • 8、1.见"乘驭"。
  • 9、1.见"乘舆"。
  • 10、1.趁着月光。
  • 11、1.驾云;驭云。 2.升天,仙去。
  • 12、1.趁着好的时运。
  • 13、1.亦作"乘且"。亦作"乘旦"。 2.骏马名。
  • 14、1.见"乘槎"。
  • 15、1.形容音响相应,余韵不绝。
  • 16、1.谓登城守卫。 2.引申为抵御。
  • 17、1.同"乘鄣"。
  • 18、1.依据正道。
  • 19、1.诊疗马病的一种方法。
  • 20、1.古时骑马护卫车驾的官属。
  • 21、1.骑;坐。
  • 22、1.登上或踏上危险之地,犹言冒险。
  • 23、1.四张熟牛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师﹞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杜预注:"乘﹐四韦。先韦乃入牛。古者将献遗于人﹐必有以先之。"孔颖达疏:"遗人之物﹐必以轻先重后﹐故先韦乃入牛。"后用以比喻先送的薄礼。
  • 24、1.修盖房屋。 2.登上屋顶。

千乘的相关查询

千乘的意思解释、千乘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