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ì fēi  ]
  • ㄘˋ ㄈㄟ
  • MJQ XHD

赐绯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赐给绯色的官服。唐代五品、四品官服绯,后世服绯品级不尽相同。

⒉  指唐玄宗把骰子的四点饰以朱色之事。

引证解释

⒈  赐给绯色的官服。 唐 代五品、四品官服绯,后世服绯品级不尽相同。

唐 元稹 《同州刺史谢上表》:“不料陛下天听过卑,朱书授臣制誥, 延英 召臣赐緋。”
《新五代史·周臣传·扈载》:“迁翰林学士,赐緋,而 载 已病,不能朝谢。”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太宗 方奬拔文士,闻其( 王禹偁 )名,召拜右拾遗,直史馆,赐緋。”

⒉  指 唐玄宗 把骰子的四点饰以朱色之事。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上与妃采戏,将北,唯重四转败为胜。连叱之,骰子宛转而成重四,遂命 高力士 赐緋,风俗因而不易。”
元 谢宗可 《双陆》诗:“彩骰清响押盘飞,曾记 唐 宫为赐緋。”

赐绯(ci fei)同音词

  • 1、辞费[cí fèi ]

    1.说废话﹔罗唆。

  • 2、疵废[cī fèi ]

    1.谓非议人家的过失﹐认为应废黜不用。

  • 3、词费[cí fèi ]

    1.耗费言词。

  • 4、次非[cì fēi ]

    1.古勇士名。

  • 5、佽飞[cì fēi ]

    1.即佽非。春秋楚勇士。唐李白《观佽飞斩蛟龙图赞》:"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金元好问《观淅江涨》:"佽飞斗蛟鳄﹐燃犀出麟介。"后亦泛指勇士。 2.汉武官名。少府属下左弋,自武帝太初元年改名为"佽飞",掌弋射。《汉书.冯奉世传》:"今发三辅﹑河东﹑弘农越骑﹑迹射﹑佽飞﹑彀者﹑羽林孤儿及呼速絫﹑嗕种﹐方急遣。"后亦泛指武官。

  • 6、佽非[cì fēi ]

    1.人名。相传为春秋时楚国勇士。

  • 7、刺蜚[cì fēi ]

    1.见"刺蜚绣"。

赐绯词语接龙

  • 1、鲜红:两颊~ㄧ~的晚霞。
  • 2、1.指红色和绿色的官服。
  • 3、1.红色官服。
  • 4、1.红色衣服。
  • 5、1.桃花。
  • 6、桃色新闻:影坛~。
  • 7、1.古代朝官的红色品服。 2.借指官吏。 3.红色衣服。
  • 8、1.见"绯鱼袋"。
  • 9、1.指红色和紫色官服。古时高官所服。
  • 10、鱼袋1.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宋因之。
  • 11、胇胃1.古大傩时所扮十二驱疫神之一。
  • 12、非行1.不正当的行为﹔恶行。
  • 13、非熊1.《六韬.文师》载﹕文王将往渭水边打猎﹐行前占卜﹐卜辞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彲﹐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昌。"后果见太公坐渭水边垂钓﹐与之语而大悦﹐遂同车而归﹐拜为师。古熊罴连称﹐后遂以"非熊"为姜太公代称。
  • 14、非烟1.见"非烟"。
  • 15、非业1.谓不急之务。 2.佛教语。谓非命之业。特指非命而死﹐包括横死(非由前世之业因﹐实由现世的灾难而死)和夭死(人寿皆有定命﹐不得其定命而早死)。
  • 16、非仪1.《诗.小雅.斯干》﹕"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郑玄笺﹕"仪﹐善也。妇人无所专于家事﹐有非﹐非妇人也﹔有善﹐亦非妇人也。"后以"非仪"指妇女的是与非﹐善与恶。《孔子家语.本命》﹕"﹝女子﹞教令不出于闺门﹐事在供酒食而已﹐无阃外之非仪也。"一说为违命专擅﹐无三从之德。参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十九。 2.违背礼仪。
  • 17、非夷1.见"非彝"。
  • 18、非彝1.亦作"非夷"。 2.不合常规的法度。
  • 19、非义1.不义﹐不合乎道义。 2.不合经义﹐违反经义。
  • 20、非议责备:无可~。
  • 21、非意1.犹言出乎意外。 2.恶意。
  • 22、非语1.犹蜚语﹐流言。 2.无礼的话﹔不正经的话。
  • 23、非誉1.非议和称誉。
  • 24、非怨1.怨恨。

赐绯的相关查询

赐绯的意思解释、赐绯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