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ǐn xínɡ  ]
  • ㄐ一ㄣˇ ㄒ一ㄥˊ
  • YAK TGS

谨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谨慎行事。

引证解释

⒈  谨慎行事。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盖君子善善恶恶,君若谨行,常在朕躬。”
《后汉书·独行传·缪肜》:“肜 深怀愤叹,乃掩户自挝曰:‘ 繆肜,汝脩身谨行,学圣人之法,将以齐整风俗,柰何不能正其家乎?’”
宋 刘攽 《京东运使谢上表》:“资是愚忠,谨行壹意,得免下中之课,以逃负乘之羞。”

谨行(jin xing)同音词

  • 1、寖兴[jìn xìnɡ ]

    1.逐渐兴盛。

  • 2、浸行[jìn xínɡ ]

    1.潜行;秘密出行。

  • 3、赆行[jìn xínɡ ]

    1.以财物送行。

  • 4、近行[jìn xínɡ ]

    1.犹近支。

  • 5、近型[jìn xínɡ ]

    1. 既是同型又是亚型的标本。

  • 6、近幸[jìn xìnɡ ]

    1.亦作"近幸"。 2.宠爱。 3.指受到帝王宠爱。 4.指帝王宠爱的人。

  • 7、尽兴[jìn xìnɡ ]

    兴趣得到尽量满足:改天咱们再~地谈吧 ㄧ游览了一天,他们还觉得没有~。

  • 8、尽兴[jìn xìnɡ ]

    兴趣得到最大的满足:今天要喝个尽兴|乘兴而去,尽兴而回。

  • 9、尽行[jìn xínɡ ]

    1.全部,全都。

  • 10、尽性[jìn xìnɡ ]

    1.儒家谓人物之性均包含天理,唯至诚之人,才能发挥人和物的本性,使各得其所。

谨行词语接龙

  • 1、1.往来;出入。语出《逸周书.大聚》:"市有五均,早莫如一,送行逆来,振乏救穷。" 2.走来。
  • 2、1.谓器物质量差,不坚牢。
  • 3、1.过路青年。 2.旧时称男家派遣到女家迎亲的人为"行郎"。
  • 4、1.即走廊。有顶的走道。
  • 5、1.颁布。
  • 6、1.书体名。近似行书的楷书。
  • 7、1.进行审问。
  • 8、1.且看。 2.复看,又看。
  • 9、1.谓可以行道。
  • 10、1.行旅;客居。 2.过客;旅客。 3.指后到的客人。与坐客相对。
  • 11、1.奔腾于太空。
  • 12、1.放声哭;且行且哭。
  • 13、1.行事勤苦。
  • 14、书写或排印文字的行列款式。
  • 15、文字的书写或排印的形式,包括字序和行序。一般汉字直行字序由上而下,行序由右而左;汉字横行字序由左而右,行序由上而下。
  • 16、1.亦作"行刼"。 2.进行劫掠。
  • 17、1.见"行劫"。
  • 18、1.亦作"行絜"。 2.德行高洁。
  • 19、1.消解,发散。 2.佛教语。谓心所取之境相。
  • 20、1.指副使。
  • 21、1.出行车辆的布篷。
  • 22、1.犹行贿。贿赂。
  • 23、1.向前行走(多用于队伍)。
  • 24、1.路旁饿死的人。

谨行的相关查询

谨行的意思解释、谨行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