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执掌政权。
引《明史·许誉卿华允诚等传赞》:“崇禎 时,僉壬相继枋政,天下多故,事之可言者众矣。”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孔子 为士,先儒疑焉。或谓 阳虎 当时枋政,虽陪臣而儼以大夫自居,圣人亦逊以应之。”
1.古代祭祀时以牲之半解之体升于大俎。烝,升。
1.形容人品性方正﹐举止端庄。 2.指形式方正整齐。
①成正方形,不偏不歪:字写得很~。 ②正直:为人~ㄧ~不阿。
1.管理街坊的小吏。
1.《论语.卫灵公》:"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后以"放郑"谓弃绝淫靡之音。
枋政的意思解释、枋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