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ǔ hǔ  ]
  • ㄐ一ㄡˇ ㄏㄨˇ
  • VT HWV

九虎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王莽的九个将军。

引证解释

⒈  指 王莽 的九个将军。

《汉书·王莽传下》:“﹝ 王莽 ﹞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
《后汉书·冯衍传上》:“﹝皇帝﹞破百万之陈,摧九虎之军,雷震四海,席卷天下。”
后用以喻强悍之军。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朝兵减灶,夜营多鼓,箭丽六麋,锋摧九虎。”
宋 苏舜钦 《难易言》诗:“排罗婴儿拒九虎,未若以道干贵权。”

九虎(jiu hu)同音词

  • 1、九户[jiǔ hù ]

    1.九门。古代明堂或天子路寝皆有九室,室有一门,共九门。 2.道教指天帝居住的地方。

  • 2、九扈[jiǔ hù ]

    1.相传为少皞时主管农事的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杜预注:"扈有九种也……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按,《尔雅.释鸟》扈作"鳸",《说文》引作"九雇",本是农桑候鸟,借以作农事官名。 2.鸟名。

  • 3、九鳸[jiǔ hù ]

    1.见"九扈"。

  • 4、酒胡[jiǔ hú ]

    1.见"酒家胡"。 2.古代用于酒席上佐酒助兴之木偶戏具。刻木为人形,置之盘中,左右欹侧如舞,久之乃倒,视其传筹所至或倒时所指向者饮酒。故又称劝酒胡。

  • 5、酒壶[jiǔ hú ]

    1.盛酒的壶。后亦称酒注子为酒壶。

  • 6、酒户[jiǔ hù ]

    1.酒量。古称酒量大者为大户或上户,不能多饮的称小户或下户。 2.唐宋时经官方许可的私营酒坊。这种酒坊,必须向官方买曲,然后自酿自销。

  • 7、救护[jiù hù ]

    援助伤病人员使得到适时的医疗,泛指援助有生命危险的人:~队ㄧ~车 ㄧ~伤员。

  • 8、糺户[jiǔ hù ]

    1.辽金边地部族,男子胜兵甲即着军籍,分隶诸路,其家称为糾户。

  • 9、鸠鹄[jiū hú ]

    1.见"鸠形鹄面"。 2.指久饥枯瘦的人。

  • 10、纠互[jiū hù ]

    1.缠绕交错。

九虎词语接龙

  • 1、形容有气势:小伙子方脸大眼,瞧着挺~。
  • 2、老虎钳 ①。
  • 3、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山塘街。海拔30多米,山不高却气势雄奇,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有云岩寺塔(虎丘塔)、剑池(阖闾墓)和二山门、试剑石、真娘墓、千人石等名胜古迹。为苏州游览胜地。
  • 4、1.谓勇猛如虎之战士。周代虎贲氏下有虎士。
  • 5、〈方〉形容健壮:这小伙子膀大腰粗的,长得真~。也作虎实。
  • 6、①贪婪而凶狠地注视:~中原。 ②威严地注视:战士们~着山下的敌人,抑制不住满腔怒火。
  • 7、1.召穆公名虎﹐周宣王时人。因平定淮夷之乱有功﹐王赐给他山川土田﹐召穆公稽首拜谢。《诗.大雅.江汉》有"虎拜稽首﹐天子万年"之语。后因称大臣朝拜天子为虎拜。
  • 8、1.虎的斑纹。亦指有虎纹的骏马。班﹐通"斑"。 2.有彩绘的茶盏。
  • 9、1.龙虎榜的简称。即进士榜。到了清代则专称武科进士榜曰"虎榜"。参见"龙虎榜"。
  • 10、1.喻指残暴之人。 2.比喻勇猛的战士。 3.比喻富有文采。 4.形容怪石。
  • 11、1.即虎贲。
  • 12、古代指勇士;武士。
  • 13、像虎皮斑纹的变化,后多比喻杰出人物行藏变化莫测:大贤虎变愚不测。
  • 14、1.虎。多形容勇猛之士。彪﹐小虎。
  • 15、1.谓文采如虎纹明着。
  • 16、1.卜法之一。
  • 17、①矫健威武的脚步:迈着~,噔噔噔地走上台来。 ②〈书〉形容举止威武,也指称雄于一方:~关中。
  • 18、1.俗传引导猛虎食人的鬼物。多用以比喻助恶为虐的人。
  • 19、1.虎皮制的弓袋。
  • 20、1.比喻勇武之臣。 2.指虎贲氏之官。
  • 21、1.三国魏许褚的别号。因其勇猛而痴愚﹐故有是称。
  • 22、1.虎与龙。比喻勇猛威武。
  • 23、1.虎跃。比喻笔势刚健。
  • 24、1.植物名。常绿灌木﹐高约二尺许。枝叶繁茂﹐茎上密生细刺。叶小﹐卵形﹐质硬。初夏枝梢开淡黄色或白色小花。花瓣四裂﹐花后结小圆实﹐经久不落。可供观赏﹐亦可入药。 2.马的一种颜色。

九虎的相关查询

九虎的意思解释、九虎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