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ū zhènɡ  ]
  • ㄐㄨ ㄓㄥˋ
  • ND GHD

居正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遵循正道。

⒉  谓帝王登位。

引证解释

⒈  谓遵循正道。

《公羊传·隐公三年》:“君子大居正, 宋 之祸, 宣公 为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虽始之以淫侈,而终之以居正。”
唐 李德裕 《授狄兼谟兼益王傅制》:“﹝ 兼謨 ﹞歷职有声,居正无挠,举其素行,擢在首僚。”
明 方孝孺 《娱静楼记》:“谋畧事功者流而为诈,居正蹈义者不良於为。”
王国维 《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摄政者,所以济变也。立 成王 者,所以居正也。”

⒉  谓帝王登位。

《艺文类聚》卷十三引 晋 刘琨 《劝进表》:“诚宜遗小礼,存大务,援据图録,居正宸极。”

国语辞典

⒈  循常道以处事。

《公羊传·隐公三年》:「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也。」
《文选·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

英语翻译

(literary)​ to follow the right path

居正(ju zheng)同音词

  • 1、局正[jú zhènɡ ]

    1.谓有气度而纯正。

  • 2、鞫正[jū zhènɡ ]

    1.审理纠正。

  • 3、举正[jǔ zhènɡ ]

    1.指出谬误﹐加以纠正。 2.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

  • 4、举证[jǔ zhènɡ ]

    出示证据;提供证据:原告、被告先后一,进行法庭辩论。

  • 5、据争[jù zhēnɡ ]

    1.据理争辩。

  • 6、据证[jù zhènɡ ]

    1.证据。

居正词语接龙

  • 1、1.正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纯色。
  • 2、1. 指午餐或晚餐。
  • 3、1.指心﹑肝﹑脾﹑肺﹑肾。
  • 4、1.主册。与"副册"﹑"另册"相对。
  • 5、1. 胎儿足月后顺利产出。
  • 6、1.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 2.古代指塾师。
  • 7、1.符合一般规律和情况。
  • 8、1.科举考试中的正试场次。
  • 9、1.公文的正式抄本。
  • 10、1.君主受臣朝见的地方。 2.谓治朝,视朝。
  • 11、1.正直之臣。
  • 12、1.犹正日。与邪辰﹑邪时相对。古以时辰占察来者之善恶。
  • 13、1.端正诚朴。
  • 14、1.大红。
  • 15、1.正式敕命。
  • 16、1.旧称正妻所生之子女。
  • 17、1.古代"历数"有所谓"百刻"法,众说不同。其一说是:把一日(十二时)定为一百刻(每刻六十分,百刻是六千分),这样,每个时辰为五百分,即八刻零二十分。这二十分平均分为两个微刻,前一个称"初初",后一个称"正初"。参阅明王逵《蠡海集.历数类》。
  • 18、1.谓授以正式官职。
  • 19、1.皇位的正式继承人。
  • 20、1.真正的处所。 2.正当的地方。
  • 21、1.正统的传授。
  • 22、1.端正言辞。 2.正式文辞。 3.正直﹑严正的言辞。
  • 23、1.语法术语。在名词修饰名词的偏正短语中,某中心词所居的位次。同"偏次"相对。
  • 24、1.谓当面指摘缺点错误。

居正的相关查询

居正的意思解释、居正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