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àn yǎn  ]
  • ㄐ一ㄢˋ 一ㄢˇ
  • ADH OOJ

荐剡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推荐人的文书。

⒉  引申作推荐。

引证解释

⒈  指推荐人的文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盖一时西臺诸公痛恨之,遂坐永錮,至今人惜之,荐剡不絶於公车。”
清 顾炎武 《与李星来书》:“今春荐剡,几徧词坛。”

⒉  引申作推荐。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太真绝裾》:“如今虽蒙 刘公 荐剡,薄沾寸禄,无甚烦难职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四·征聘不至》:“康熙 己未,博学宏词之徵,内外荐剡百八十餘人。”

荐剡(jian yan)同音词

  • 1、荐延[jiàn yán ]

    1.荐举招致。

  • 2、荐言[jiàn yán ]

    1.用言词推荐。

  • 3、践言[jiàn yán ]

    1.履行诺言。

  • 4、谏言[jiàn yán ]

    1.规劝的话。

  • 5、蹇偃[jiǎn yǎn ]

    1.高低偃仰貌。

  • 6、奸言[jiān yán ]

    1.奸邪之言。

  • 7、奸盐[jiān yán ]

    1.私盐。

  • 8、检验[jiǎn yàn ]

    检查验看:~汽车机件 ㄧ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 9、睑炎[jiǎn yán ]

    1. 睑缘的炎症。

  • 10、简严[jiǎn yán ]

    1.谓文辞简朴而严谨。 2.简约严明。

荐剡词语接龙

  • 1、1.削尖。
  • 2、1.即剡纸。
  • 3、1.简牍;文牍。古时剡木为简,故称。
  • 4、1.锐利的锋刃。
  • 5、1.上书举荐。
  • 6、1.指东晋戴逵。后泛指隐士。
  • 7、1.锐利。
  • 8、1.谓缀缉麻缕。
  • 9、1.锐利。
  • 10、1.起行貌。 2.闪烁貌。 3.锐利貌。 4.风微起貌。
  • 11、1.锋利的耒耜。
  • 12、1.剡溪出产的藤可以造纸,负有盛名。后因称名纸为剡藤。
  • 13、1.水名。曹娥江的上游。在浙江嵊县南。
  • 14、水名。在浙江嵊县,即曹娥江上游: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 15、1.门栓。
  • 16、1.削牍写成奏章。泛指写奏章。
  • 17、1.纸名。因用剡地所产藤﹑竹制造,故名。
  • 18、1.指剡县一带。
  • 19、1.古代五射之一。
  • 20、1.指剡纸。硾,谓捶捣剡藤造纸。
  • 21、1.古代大臣奏事,预先写在削好的木简上。后因称向皇帝进言﹑上书为剡奏。
  • 22、溪船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后因以"剡溪船"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
  • 23、溪藤1.指用剡藤所造的纸。
  • 24、溪兴1.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的兴致。

荐剡的相关查询

荐剡的意思解释、荐剡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