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ǎn shí  ]
  • ㄉㄢˇ ㄕˊ
  • EJ YKW
  • 名词

胆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胆量和见识。

有窥探她的灵魂的胆识。

audacity; courage and insight;

引证解释

⒈  胆量和见识。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此非有十二分才智,十二分胆识,安能如此。”
明 袁宏道 《策·第五问》:“至於生死之际,坦焉若倦鸟之投枝,此岂寻常胆识所敢望乎?”
太平天囯 洪秀全 《防守浦口诏》:“今朕復思 天浦省 乃 天京 门户,弟有胆识,战守有方,定胜镇守之任。”
峻青 《海啸》第四章:“我 黑老五 算佩服你了,真是既有计谋,又有胆识。”

国语辞典

⒈  胆量与见识。

《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孤用兵三十余年,未敢长驱迳入敌围。公明真胆识兼优者也。」
《红楼梦·第一六回》:「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

胆识(dan shi)同音词

  • 1、甔石[dàn shí ]

    1.指少量的粮食。

  • 2、弹事[dàn shì ]

    1.弹劾之事。 2.即弹章。

  • 3、旦奭[dàn shì ]

    1.周公旦与召公奭的并称。两人都是周初功臣。

  • 4、但是[dàn shì ]

    1.只要是,凡是。 2.只是。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

  • 5、亶时[dàn shí ]

    1.诚善,确实好。

  • 6、单师[dān shī ]

    1.犹孤军。

  • 7、单食[dān shí ]

    1.只有一种菜肴的饭食。形容食物简朴。

  • 8、单使[dān shǐ ]

    1.单身出使。 2.单身使者。

  • 9、箪食[dān shí ]

    1.装在箪笥里的饭食。 2.犹蔬食。

  • 10、眈视[dān shì ]

    1.雄视;贪婪凶狠地注视。

胆识词语接龙

  • 1、1.赏识并提拔。
  • 2、1.谓了解﹑认识事物之变化。
  • 3、1.识别辨认。
  • 4、1.识别辨认。辩﹐通"辨"。
  • 5、1.辨认﹔鉴别。
  • 6、1.识见及才能。
  • 7、1.识见和气度。
  • 8、1.识知察觉。
  • 9、穿1.说破。
  • 10、1.有识见﹐能洞达事理。 2.识鉴并洞达。
  • 11、1.识知圣道。 2.识途。
  • 12、1.懂得﹐知道。
  • 13、1.《旧唐书.张弘靖传》﹕"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后以"识丁"指识字。
  • 14、1.识见与器度。
  • 15、1.见地和决断。
  • 16、1.犹识荆。
  • 17、1.识鉴。
  • 18、1.能识别货物的好坏。 2.指能鉴别人。
  • 19、1.亦作"识几"。 2.谓知晓事物发生变化的几微迹象。
  • 20、1.见"识机"。
  • 21、1.心理学名词。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反复感知的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暂时联系。它是记忆的必要前提。
  • 22、1.识见和节操。
  • 23、1.见解﹔见识。
  • 24、1.亦作"识鉴"。 2.见地和鉴别人材能力。

胆识的相关查询

胆识的意思解释、胆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