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iáo shēnɡ  ]
  • ㄆ一ㄠˊ ㄕㄥ
  • SFIY TTGF

瓢笙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簧管乐器。笙斗以瓠瓢做成。

引证解释

⒈  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簧管乐器。笙斗以瓠瓢做成。

《新唐书·南诏传》:“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劝釂。”
《宋史·蛮夷传四·西南诸夷》:“上因令作本国歌舞,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

瓢笙(piao sheng)同音词

  • 1、剽声[piāo shēnɡ ]

    1.道听传闻;闻声。

瓢笙词语接龙

  • 1、1.笙和篪﹐均古管乐器。篪﹐竹制﹐单管横吹。
  • 2、1.形容笙管排列密集﹐发音和谐。喻人之相协﹐感情融洽。
  • 3、1.合笙之歌。亦谓吹笙唱歌。 2.泛指奏乐唱歌。
  • 4、1.即笙。笙有十三管﹐属管乐器﹐故称。
  • 5、1.汉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晋(王子乔)﹐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乘白鹤驻缑氏山顶﹐举手谢时人仙去。后以"笙鹤"指仙人乘骑之仙鹤。
  • 6、1.即笙。笙由密集而长短不一的竹管制成﹐故称。
  • 7、1.指笙。簧﹐笙中之簧片。 2.指笙的乐音。
  • 8、1.笙和籁。籁﹐古管乐器﹐箫属﹐三孔。
  • 9、1.吹笙的乐声。
  • 10、1.犹弄笙。谓吹奏笙簧。
  • 11、1.谓对笙簧加热﹐使音质清亮。 2.指经烤热过的笙。
  • 12、1.笙和匏。匏﹐指笙竽一类的管乐器。
  • 13、1.古代谓陈于东方之磬乐。 2.笙和磬。磬﹐乐器。以玉石或金属制成﹐形状如曲尺。
  • 14、1.《诗.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仅有篇名﹐而无文辞。宋朱熹于集传中称此六诗为"笙诗"。《诗.小雅.鱼丽》宋朱熹集传:"按《仪礼.乡饮酒》及《燕礼》﹐前乐既毕﹐皆闲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上有台》﹐笙《由仪》。闲﹐代也。言一歌一吹也。然则此六者﹐盖一时之诗﹐而皆为燕飨宾客上下通用之乐。"
  • 15、1.古骠国乐曲名。
  • 16、1.笙和箫。泛指管乐器。
  • 17、1.谓笙的音质失调。
  • 18、1.见"笙镛"。
  • 19、1.亦作"笙庸"。 2.古乐器名。镛﹐大钟。
  • 20、1.笙和竽。因形制相类﹐故常联用。竽亦笙属乐器﹐有三十六簧。
  • 21、1.笙和钥。钥﹐古管乐器。吹钥形似笛而短小﹐三孔;舞钥长而六孔﹐可执作舞具。
  • 22、1.谓陈于东方之钟乐。
  • 23、1.笙和筑。筑﹐古弦乐器。似琴﹐十三弦﹐用竹尺击弦发音。
  • 24、管乐1. 用民间管乐器演奏的音乐,以笙、笛子、唢呐等奏出主旋律,用鼓、钹、二胡、云锣等伴奏。

瓢笙的相关查询

瓢笙的意思解释、瓢笙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