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iāo jiàn  ]
  • ㄒ一ㄠ ㄐ一ㄢˋ
  • MEYK TUE

髇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骹箭”。亦作“髐箭”。亦作“箭”。

⒉  髇矢。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骹箭”。亦作“髐箭”。髇矢。

《太平御览》卷三五〇引《魏百官名》:“三公拜赐鶉尾鶻尾髇箭十二枚。”
《山海经·南山经》“其状如鵁” 晋 郭璞 注:“鵁,似鳧而小,脚近尾。音骹箭之骹。”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椎鸣鏑” 唐 李贤 注:“《前书》‘ 冒顿 作鸣鏑。’今之髐箭也。”
元 刘詵 《感旧行》:“举家避兵窜山巖,道逢哨骑落髇箭。”

髇箭(xiao jian)同音词

  • 1、小减[xiǎo jiǎn ]

    1.稍稍不如。 2.谓稍稍减少﹐或谓稍稍减轻。

  • 2、小检[xiǎo jiǎn ]

    1.犹小节。小的操守。

  • 3、小简[xiǎo jiǎn ]

    1.稍微怠慢。 2.稍微简省。 3.简短的书信。 4.宋宣和以后﹐士大夫间通问﹐用骈俪文的笺启;又另附散文体手书﹐称为小简。

  • 4、小蹇[xiǎo jiǎn ]

    1.指瘦小的驴马。 2.小的困踬。

  • 5、小见[xiǎo jiàn ]

    1.小见识;浅见。 2.略见﹐略知。 3.汉代诸侯王朝见天子的仪制之一。即于禁门内宴见﹐为非正式的朝见。

  • 6、小建[xiǎo jiàn ]

    1.夏历的小月。也称"小尽"。清代时宪历每月下例载"某月大(或小)﹐建某某"﹐建谓斗柄所指﹐如甲子﹑乙丑等。后来误将建字连读﹐因有大建﹑小建之称。

  • 7、小贱[xiǎo jiàn ]

    1.微贱;低贱。

  • 8、小谏[xiǎo jiàn ]

    1.唐代谏官拾遗的别称。宋代称监察御史。

  • 9、骁健[xiāo jiàn ]

    1.勇猛强健。 2.勇猛强健之士。

  • 10、宵熸[xiāo jiān ]

    1.谓军队夜间溃散。

髇箭词语接龙

  • 1、1.射士穿的短袄。
  • 2、1.流动迅速有如飞箭的水波。
  • 3、一下子蹿得很远的脚步:他一个~蹿上月台。
  • 4、1. 弓箭手腰带上挂的毛纱悬垂物,用以擦箭。
  • 5、1.即箭箙。皮革制的藏箭器具。
  • 6、1.箭竹做的算筹。
  • 7、1.即箭眼。谓城上为射箭而设的窗孔。
  • 8、1.旧时官府所设练习射箭的场所。
  • 9、1.谓漏箭随水浮沉﹐不断移动。滴﹐谓漏壶滴水。
  • 10、1.古代矫直箭杆的工具。
  • 11、1.箭靶。 2.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
  • 12、1.箭袋。
  • 13、1.谓向人直射的隙风。 2.谓箭疾行中带来的风。
  • 14、1.亦称"箭室"。亦称"箭箙"。 2.古时用以盛放弓箭之具。
  • 15、1.见"箭服"。
  • 16、1.见"箭竿"。
  • 17、1.箭竹嫩笋。
  • 18、1.盛箭的器具。
  • 19、1.即箭筒。
  • 20、(~儿)①箭的尖头。 ②箭头形符号,常用来指示方向。
  • 21、1.箭出弦。比喻一别难再逢。
  • 22、1.即箭衣。
  • 23、1.城墙上所筑小窗孔﹐备瞭望和射箭之用﹐如人眼目﹐故名。
  • 24、1.谓发髻上插有竹簪的瑶族女子。

髇箭的相关查询

髇箭的意思解释、髇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