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ǐnɡ xiù  ]
  • ㄐ一ㄥˇ ㄒ一ㄡˋ
  • AQK TB

警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警拔秀异。

⒉  警拔秀丽。

引证解释

⒈  警拔秀异。

清 陈维崧 《<百愚禅师语录>序》:“寒松 神明警秀,威音肃然。”

⒉  警拔秀丽。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下》:“六朝 诗家,,惟 陶潜、谢灵运、谢朓 三人最杰出,可以鼎立。三家之诗不相谋, 陶 澹远, 灵运 警秀, 朓 高华,各闢境界,开生面。”
徐一士 《一士类稿·李慈铭与王闿运》:“飞卿 亦有佳处,七絶尤警秀,惟其大旨在揉弄金粉,取悦闺襜。”

警秀(jing xiu)同音词

  • 1、精修[jīnɡ xiū ]

    1. 摆脱粗野、庸俗、无教养;使成为过分讲究的、雅致的、有教养的。

  • 2、精秀[jīnɡ xiù ]

    1.完美优异。

  • 3、静修[jìnɡ xiū ]

    1.平和地调养。 2.闭门修道。

  • 4、静秀[jìnɡ xiù ]

    1.娴静秀美。

  • 5、惊飍[jīnɡ xiū ]

    1.惊奔貌。

  • 6、惊绣[jīnɡ xiù ]

    1.即惊闺。

  • 7、竞秀[jìnɡ xiù ]

    争着显示秀丽:千峰竞秀,万舸争流。

警秀词语接龙

  • 1、1.优异俊美之士。
  • 2、1.美好特出;秀丽挺拔。
  • 3、1.汉光武帝刘秀所佩剑名。
  • 4、1.陡峻的崖壁。
  • 5、1.前足有秀丽文采的良马。
  • 6、①优秀人才:闻其秀才,召置门下。也泛指读书人:其(指仲永)诗以养父母,收宗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②汉以后荐举人员科目之一。唐初于科举考试中设秀才科,后成为对一般读书人的通称。明清两代对府、州、县学中的生员也称为秀才。
  • 7、1.秀才。
  • 8、1.茂盛之草。
  • 9、1.优异的人才。
  • 10、1.清秀明达。
  • 11、1.秀丽明澈。
  • 12、1.美好特出。
  • 13、1.秀美精纯。
  • 14、1.俊秀通达。
  • 15、1.美而大。
  • 16、1.美德。
  • 17、1.年老秃顶。
  • 18、1.秀美的花萼。
  • 19、1.大耳。
  • 20、1.指植物生长繁茂﹐花朵盛开。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 2.喻指人神采焕发﹐才华出众。 3.形容诗文书法俊逸不群。 4.形容山势秀美挺拔。
  • 21、1.高峻秀美的山峰。
  • 22、1.开花结实。
  • 23、1.秀美的风格。
  • 24、1.不凡的气质。

警秀的相关查询

警秀的意思解释、警秀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