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ǎn lún  ]
  • 一ㄢˇ ㄌㄨㄣˊ
  • IPGW XWX

演纶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起草诰命。

引证解释

⒈  谓起草诰命。)演纶之职,遂退为度支员外郎、知制誥,自尔为例。”

宋 王禹偁 《和陈州田舍人留别》之三:“演纶多暇每封章,暂去颁条道更光。”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张秉,户部员外郎、知制誥。 唐 故事,首曹罕有掌誥者, 秉 乞退为行内,不试(一作“罢”

演纶(yan lun)同音词

  • 1、湮沦[yān lún ]

    1.沦落;埋没。

  • 2、颜伦[yán lún ]

    1.古代善御者。

  • 3、颜沦[yán lún ]

    1.颜伦。

  • 4、淹沦[yān lún ]

    1.犹沦落。

  • 5、言纶[yán lún ]

    1.指诏书。

  • 6、言论[yán lùn ]

    1.言谈﹔谈论。 2.言词﹔发表的议论或意见。 3.犹舆论。

  • 7、谳论[yàn lùn ]

    1.对案件加以评议和判决。

  • 8、奄沦[yǎn lún ]

    1.谓去世。

演纶词语接龙

  • 1、1.即昆布。海藻类植物。可供食用﹑药用。
  • 2、1.皇帝的册命。
  • 3、1.皇帝的恩典。指诏书。
  • 4、1.犹内阁。明清时称宰辅所在之处为"纶扉"。
  • 5、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郑玄注:"言言出弥大也。"孔颖达疏:"'王言如纶,其出如綍'者,亦言渐大,出如綍也。綍又大于纶。"后因称皇帝的诏令为"纶綍"。
  • 6、竿1.钓竿。
  • 7、1.见"纶诰"。
  • 8、1.亦作"纶告"。 2.皇帝的诏令文告。
  • 9、1.中书省的代称。为代皇帝撰拟制诰之处。
  • 10、1.皇帝的诏敕文书。
  • 11、1.冠名。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一说配有青色丝带的头巾。相传三国蜀诸葛亮在军中服用,故又称诸葛巾。
  • 12、古代一种头巾,用蓝色丝带编成。也有用别种颜色的: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参见“诸葛巾”(248页)。
  • 13、1.犹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政事。
  • 14、1.犹伦理。纶,通"伦"。事物的条细。 2.犹纹理。
  • 15、1.将丝带结成网络。犹今之扎彩。
  • 16、1.天子的诏命。
  • 17、1.指中书省。中书舍人职掌撰拟诏令,故称。
  • 18、1.即诏书。
  • 19、1.犹纶阁。中书省的代称。撰拟制诰之所。
  • 20、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郑玄注:"言言出弥大也。"后因以"纶言"为帝王诏令的代称。
  • 21、1.犹纶阁。中书省的别称。中书省为草拟诏令之所,唐时称为右掖。
  • 22、1.犹纶言。帝王的诏令。
  • 23、1.即诏书。
  • 24、1.即诏书。

演纶的相关查询

演纶的意思解释、演纶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