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往鉴”。
⒉ 往事可资鉴戒者。
⒈ 亦作“往鑑”。往事可资鉴戒者。见“往鉴”。
引汉 徐干 《中论·贵言》:“故凡道蹈之既难,错之益不易,是以君子慎诸己,以为往鉴焉。”宋 苏轼 《郊祀奏议》:“昔 西汉 之衰, 元帝 纳 贡禹 之言毁宗庙, 成帝 用丞相 衡 之议改郊位,皆有殃咎,著於史册,往鉴甚明,可为寒心。”明 沉榜 《宛署杂记·职官》:“往鑑在前,宪令在后。”
1.佛教语。佛教认为一切皆非实有,肯定存在都是妄见,和"真如"相对。
1.即王尔。古巧匠名。"茧"古作"蠒",与"尔"形近致讹。
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大历年间进士。曾任陕州司马。擅长乐府,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又有《宫词》一百首,影响较大。有《王司马集》。
1.谓前往则遇难。
1.健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
1.犹谒见。 2.从高处﹑远处看到。
往鉴的意思解释、往鉴的拼音怎么读?